什麽是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複,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話多說幾遍人就要煩。但經典的話人們一遍遍地說,一代代地說;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不但文字的經典是這樣,就是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品都是這樣。一首好歌,人們會不厭其煩地唱;一首好曲子會不厭其煩地聽;一幅好字畫掛在牆上,天天看不夠。甚至像唐太宗那樣,喜歡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夠,臨死又陪葬到棺材裏。許多人都在夢想自己的作品、事業成為經典,政治的、文學的、藝術的、工程的等等,好讓自己被曆史記住,實現永恒。但這永恒之夢,總是讓可怕的重複之手輕輕一拍就碎,它太輕太薄,不耐用,甚至經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許多不經意之說、之作,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不經意間成了經典。說到“柳”,想起至今生長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帶著湘軍去平定叛亂,收複新疆。他一路邊行軍邊栽柳,現在這些合抱之木成了曆史的見證,成了活的經典,凡遊人沒有不去憑吊的。“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中國共產黨打天下的經典,1939年陝北公學的一批學生畢業要上前線,毛澤東去講話說:“《封神演義》裏薑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樣法寶:打神鞭、杏黃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們三件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經典就這樣產生了。莎士比亞有許多話,簡直就是大白話,比如“是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還有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些話被人千百次地模仿。就是《蘭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上,王羲之一揮而就。當然,經典也有嘔心瀝血、積久而成的。像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末日的宣判》,一畫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還是苦修所得,總之,它達到了那個水平,後人承認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如銅鏡愈磨愈亮,要是一隻紙糊燈籠呢?用三五次就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