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對話。
——大叔,你是哪個星座的?
——我是水瓶座的。
——哇,你果然是水瓶座!怪不得大叔那麽有才華!
其實真相是我根本不信星座的,我簡直覺得每個星座的優點我都有呢!
不過在剛才那段對話裏,包含了一個論證過程,這個論證過程有一個沒有說出來,但是大家都認為你會認可的隱含假設。
客觀事實:大叔是水瓶座。
隱含假設:水瓶座都是有才任性的人。
推導結論:大叔是水瓶座,所以他有才華很正常!
這不科學,我有點才華是因為我一直堅持閱讀,思考,辛辛苦苦工作15年的積累好不好?和我是水瓶座有什麽關係?沒有過人之處的水瓶座大叔滿街都是啊!
你看,離開了這個隱含假設,很多論證都是不成立的。在我們日常溝通交流中,幾乎所有的論證當中,都會有發言者認為的理所應當的理由沒有被說出來。而正是這些沒有被說出的理由,成為聯係整個論證的紐帶。
本書作者黃鑫老師曾在微信公眾平台“秋夜青語”接受了一次微訪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此平台上回複“微訪談09”進行查看)。
黃鑫老師在微訪談中分享了自己從一名自考生通過考研最後變成大學教師的逆襲故事。分享後很多同學通過微信提出了他們的問題:
“我很好奇,黃鑫老師後來愈戰愈勇,為什麽高考卻沒有考好呢,感覺隻要肯努力二本應該不成問題啊,他是否曾後悔沒有早一點努力,否則以他的能力可能不僅是現在這樣(雖然現在也挺不錯)?”
把這句話裏麵的邏輯結構抽象出來就是:
假如黃老師早點努力
那麽黃老師高考就會順利考上好大學那麽黃老師現在一定混得更好。
不過剛才這個推導順序並不能展示出這個學生完整的思考過程。因為,我們還沒看到他心中的“假設”。更加完整的思考過程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