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開啟高效人生(套裝全3冊)

人身攻擊:柴靜抽煙移民是小三,她的話你怎麽能信?

字體:16+-

2.15年3月初,柴靜的《穹頂之下》視頻火了,她對環保話題的關注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有些人說:柴靜是高齡產婦,自己熬夜抽煙,移民美國生小孩,還做小三搶別人老公,這樣的人說的話,你怎麽能信?

且不說這段話裏麵很多不是事實,你怎麽知道柴靜懷孕後還抽煙熬夜?退一萬步說,我們質疑一個人的觀點對不對,不應該過度牽扯到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我們因為相信一個人的人品不好,就直接否定他的話,就是犯了人身攻擊的錯誤——不過在中國,這是讓一個人失去話語權之最有力最簡便的方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碰到類似的場景:

場景一:

甲:“李磊認為我們的論文在數據結構設計方麵的分析還不到位。”

乙:“你們宿舍的那個李磊麽?他能有什麽好建議?他又不是我們計算機專業的。”

場景二:

老劉:“小王,麻煩你幫我去買盒煙。”

小王:“好咧,您都習慣去哪家買煙啊?我看美的空調旁邊的那個店不錯。”

老劉:“那個店你別去啊,據說那個店老板之前坐過牢,恐怕東西真不了。”

場景三:

網友一:“就看XX那狗樣子,他的話能信麽?”

網友二:“這種背著自己老婆偷人的男人能演出什麽好片子?”

網友三:“樓上太傻了吧?良心被狗吃了的人是不會做出什麽好事的!”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談論某件“事情”和“問題”的時候,有時會像上麵的情況一樣,講著講著就繞到“人”的身上去了。

當然,並不是說談論事的時候不該談論人的品性,一個騙子的話總是更值得我們去質疑。

但是,如果有人試圖憑借某人的品格、背景、態度、動機、地位等,作為質疑某人所持的觀點和想法的理由,我們就要小心,我們是否會中了“訴諸人身”的邏輯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