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全集4冊)

第五部分 咬住秋天

字體:16+-

立春“咬春”,咬的是鮮芽嫩葉,讓身體如同新發的嫩芽般生機勃發;立秋“咬秋”,則通常咬的是西瓜、香瓜、甜瓜,又稱“啃秋”,以此來慶祝熬過酷暑的煎熬。即使當下依然炎熱,吃幾口甘甜多汁的西瓜,身體內的暑氣也仿佛化為白煙消散,清涼到心坎裏。

啃瓜

在我國很多地方,春天和秋天是體感上最舒適的季節,春色滿園,秋高氣爽,可惜不冷不熱的春秋,要比冬夏短暫得多。無論我們怎樣挽留,時間終要流逝,古老的“咬春”“咬秋”習俗,讓不舍的情感轉化成舌尖的滋味,似乎我們隻要咬住不放,這美好的時節就會多留些時日。

立春“咬春”,咬的是鮮芽嫩葉,讓身體如同新發的嫩芽般生機勃發;立秋“咬秋”,則通常咬的是西瓜、香瓜、甜瓜……又稱“啃秋”,以此來慶祝熬過酷暑的煎熬。即使當下依然炎熱,吃幾口甘甜多汁的西瓜,身體內的暑氣也仿佛化為白煙消散,清涼到心坎裏。

立秋日,老北京的習俗是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蘇各地有“立秋吃西瓜不生秋痱子”的說法;清代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在上海一些地方,親友鄰裏間會相互饋贈西瓜,這天不能吃自家種的瓜,要品嚐別人送來的。一來可以增進親友間的情感,二來通過交流,可以改進種植方法。

說起西瓜,它之所以不叫“東瓜、南瓜、北瓜”,正是因為它由西而來。西瓜的原產地,一般認為是在非洲,後經西域傳入我國。五代後晉時期的胡嶠曾在契丹做俘虜,獲釋回國後,他根據在契丹的所見所聞寫成《陷虜記》一書,裏麵第一次出現“西瓜”這個詞。大約到了南宋,西瓜才真正傳入中原,並被大規模種植。

熟透的西瓜切的時候不需費力,用刀輕輕一壓就會哢嚓裂成兩半,紅彤彤的沙瓤水潤潤、亮晶晶,曆史上許多文人都曾為它賦詩詠歎。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文天祥就作有《西瓜吟》:“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同為“吃瓜群眾”,吃瓜的境界可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