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全集4冊)

第五部分 紅荔枝與綠仙草

字體:16+-

作為夏季消暑果品,大暑這天,福建一些地區要吃荔枝,稱為“過大暑”。新鮮的荔枝用冷井水浸泡,冰冰的果肉,吃起來再愜意不過了。仙草又名仙人草、涼粉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古時人們頂著烈日外出勞作,身體的水分流失大,因仙草有消暑、解渴的功效,有如仙人所賜而得名。

荔枝

荔枝產於我國南方,與香蕉、菠蘿、龍眼並稱“南國四大果品”。荔枝的外殼如雞冠般紅豔,果肉如雪般白潤、晶瑩,放在手中滑溜而略有彈性,放入口中如飲玉漿。白居易形容它“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作為夏季消暑果品,大暑這天,福建一些地區要吃荔枝,稱為“過大暑”。新鮮的荔枝用冷井水浸泡,冰冰的果肉,吃起來再愜意不過了。明代文人徐渤對此描述得很是到位:“當盛夏時,乘曉入林中,帶露摘下,浸以冷泉,則殼脆肉寒,色香味俱不變。嚼之,消如降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

在古代,荔枝最初稱為“離支”“離枝”,這是因為它一旦被摘下就不易保存,一天後變色,兩天後香氣消散,三天後變味。如果采摘時連同樹枝一同割下,就會延長它的保鮮期。荔枝深受古代帝王的喜愛,是常年進貢的貢品,因此才有了我們熟知的大詩人杜牧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妃子笑”幹脆成了荔枝的別稱。

古代文人雅士紛紛拜倒在荔枝的“紅裙”之下,在白居易筆下,它是可愛的紅珍珠;在張九齡筆下,它是百果中的佼佼者。蘇東坡就更誇張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據說為了吃到鮮荔枝,他曾一度想要定居廣東。更有自稱“荔枝仙”的明代人宋玨,翻刻了宋代蔡襄的《荔枝譜》,為了不辜負與荔枝此生的相遇,他竟自誇每天能吃下一兩千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