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又到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節。新綠的芽葉惹得人心裏癢癢的,人們在這天吃春菜、喝春湯,與大自然分一杯春羹。在嶺南地區,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當地百姓稱它為“春碧蒿”;在北方地區,春菜還常指萵苣之類的蔬菜。
春菜
春分意味著又到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節。這時新綠的芽葉惹得人心裏癢癢的,人們在這天吃春菜、喝春湯,與大自然分一杯春羹。
在嶺南地區,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當地百姓稱它為“春碧蒿”。春分的美,讓人怎麽親近都不滿足,陽光和煦,草長鶯飛,楊柳醉春煙。在無限春色中,采摘野菜成了一件令人愉悅的事。人們將野莧菜的嫩莖葉帶回家,和魚片一起熬煮成“春湯”。民諺說:“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想來,也許是因為春分的芽葉綠得純淨、清澈,充滿生命的活力吧。
莧菜有野莧菜和人工栽培的莧菜,後者是多種野生莧菜的雜交後代。我國栽培莧菜的曆史非常悠久,元代農業科學著作《農桑輯要》中,就提到了莧菜的栽培方法。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浚認為:“野莧炒食,比家莧更美。”不過,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需要你親自來品嚐。
在北方地區,春菜還常指萵苣之類的蔬菜。萵苣的名字讀起來有些拗口,宋代《清異錄》中記載了它的由來:隋朝時,咼國使者帶來了一種蔬菜的種子,隋人花重金將菜種買下,稱它為“千金菜”,也就是後來的萵苣。“咼國”究竟在哪裏,早已無從考據,但“咼”字保留在了這種蔬菜的名字裏。杜甫不僅喜歡吃萵苣,還親自種植。他在長詩《種萵苣》中訴說了種萵苣的苦惱。原來,生命力旺盛的野莧菜經常侵占萵苣的地盤。“莧也無所施,胡顏入筐篚。”最終的解決方案,隻能將野莧菜一並采入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