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一套知識和文化體係,它以科學為出發點,和太陽直射點、天文曆法嚴絲合縫、不差分毫;每個節氣的命名,又緊扣氣候學和氣象學,反映了季節轉換、溫度升降、降水多寡、天象變化等等,既有科學依據,又具文化意義。二十四節氣不僅在我國耳熟能詳,在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也廣為人知。
有證據表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中華民族的祖先們就敏銳地察覺到,每天的太陽不一樣高。他們發明出圭表來測量太陽高度,就這麽測了好多年,祖先們總結經驗:太陽每天有多高是有規律可循的。太陽到達一定高度時,總會有一些天氣大事發生;這些大事發生的時候,莊稼長得就不一樣了,該幹活兒了。就這樣,祖先們成功地把天文學、天氣學、物候和農學聯係起來,組成一套詞庫般的曆法,告訴大家每年什麽時候太陽會有多高,這時候天氣會怎麽樣,莊稼會怎麽長,該幹什麽農活兒,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編寫的《淮南子》中,第一次係統地闡述了二十四節氣,並把它歸類在天文篇。
現在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嚴格對應。如果把地球繞太陽轉的軌道看成一個圓,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這個圓二十四等分,每個節氣之間相隔十五度。所以說,二十四節氣的出發點是如假包換的科學,具體說是天文學。它和陽曆的日期能對上,和農曆反而對不上,因為農曆是陰陽曆,因此說它是“農曆二十四節氣”是錯誤的。不過,二十四節氣確實不僅僅是科學。每個節氣都有優雅的名稱,使我們聯想到大美時節的畫麵和令人向往的意境,引無數文人騷客作詩賦詞,潑墨揮毫,構成一個文化寶庫。
譬如,提到清明節氣,我們一定會想到“雨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