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夏

第一部分 氣象特征

字體:16+-

立夏節氣在每年的5月6日前後。二十四節氣中,以“立”開頭的節氣共四個,都代表季節開始之意,立夏當然指夏天從此開始。

這個“夏天”並不是現代氣象學意義上的夏天,而是與農時、物候聯係得更為緊密。古人雲:“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意思就是春季生長的作物進入成熟乃至收獲的季節,冬小麥即將抽穗,油菜花已經盛開,農田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

立夏之“時”

立夏節氣算是我國夏季的開啟,但要嚴格套用氣象標準,又並非真正代表入夏。古人對世界的認知經驗和現代的科學標準之間,還是有一些微妙的差異,但最終它們在時令變化上完美貼合,讓我們不得不感歎祖先的智慧。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現在的立夏,夏意更濃。立夏時,除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外,全國其他地方的日最高氣溫都可以超過30℃。2020年立夏節氣之前,河南出現了40℃以上的高溫。

立夏時,除青藏高原和東北三省外,全國較涼的地方就是華東沿海了。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受垂直溫度帶影響明顯,終年寒涼;東北三省緯度高,位置在我國最靠北,會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

那麽華東沿海,譬如山東半島、江蘇、上海和浙江東部,又是怎麽回事呢?這些地區是受到海陸熱力性質的影響。由於東海、黃海和渤海升溫很慢,所以華東沿海的氣溫往往低於華北平原甚至西北戈壁灘,對比江浙滬和中原地區,立夏節氣是最有可能出現南北氣溫倒掛的節氣。

立夏之“氣”

立夏時,我國上空不再是大陸冷氣團和海洋暖氣團的“二人轉”了,氣團對峙情況更加複雜,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大陸幹熱氣團。

正如我們在前麵節氣中介紹的,這種氣團的來源有兩處,一處是西南的崇山峻嶺,一處是西北的荒漠戈壁。立夏節氣前後,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作用下,大陸的熱力逐漸超過海洋,所以不管南北,遠離海洋的大塊陸地均成為幹熱氣團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