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幹燥,正是製作臘肉的好時節。為了熏製出好吃的臘肉,人們會到山裏尋找柏樹枝。柏樹枝自帶清香,含有豐富的植物油脂,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油脂會變成微小的顆粒附著在臘肉上,於是肉裏也有了大山的味道。
臘肉
“冬臘風醃,蓄以禦冬。”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幹燥,此時正是製作臘肉的好時節。家家戶戶磨刀向豬,把鮮肉製成臘肉儲存起來,等到過年時享用。
在民間,小雪至立春前的冬臘月,很多人家的院子裏都掛滿了臘貨,迎著冬風搖來晃去,惹得孩子們饞涎欲滴,也隻能眼巴巴地看著。醃製臘肉的工序雖然不算複雜,卻是需要耐心的。首先,要把鹽均勻地塗抹在豬肉上,鹽可以抽取肉中的水分,鹽中含有的離子成分可以破壞微生物的形成,使食材長期保存而不會壞掉。人們配上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佐料,把肉醃在大缸裏。這一等,就是十幾天,之後再用棕葉或者竹篾繩索將肉串掛在院子裏,滴幹水分;接下來,就是把肉掛到廚房裏用煙火慢慢熏烤了。為了熏製出好吃的臘肉,人們還會到山裏尋找柏樹枝。柏樹枝自帶清香,含有豐富的植物油脂,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油脂會變成微小的顆粒附著在臘肉上,於是肉裏也有了大山的味道。
醃製好的臘肉散發著幽幽亮光,煮熟後更是黃裏透紅,一些地方呈現出半透明狀,味道醇香,肥而不膩,越吃越帶勁。怪不得千百年來,人們都被這種蘊含著大自然味道的熏香所深深吸引。
糍粑
小雪節氣品糍粑,源於客家地區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十月朝,糍粑祿祿燒。”這是一句非常形象的客家俗語,“十月朝”指農曆十月初一客家人的“牛神誕”,也就是牛神的生日;“祿”是指把糯米粉團放到佐料粉裏,像車輪一樣前後左右地滾動,把糍粑完全包裹起來;“燒”是形容剛做好的糍粑熱乎乎地冒著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