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是一個讓無數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的考生悲傷逆流成河的一年。
考生們咋就突然悲傷逆流成河了呢?這是因為這一年清政府一紙詔令,廢除了從隋唐開始延續了將近一千三百年的科舉製度。
說起來,在封建時代,還沒有比科舉製度更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
小貼士
咱們之前說過,普遍認為科舉製度出現在隋唐時期。但你知道在隋唐之前國家是怎麽選拔人才的嗎?首先靠拚爹,其次靠官員推薦,再次靠名氣大而被朝廷征用。這些選拔人才的方式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基本沒戲,自從科舉製度出現後,這種局麵被徹底改變了。與以往選拔人才的方式相比,科舉製度有三大優勢:一、為國家廣泛招攬人才;二、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讓他們與官宦子弟擁有同等競爭機會;三、打破達官顯貴壟斷統治權力的局麵,緩解了階級矛盾,有助於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既然科舉製度那麽好,為啥說廢就廢了呢?這是因為科舉製度已經過時了!
小貼士
科舉製度一用就是一千多年,能不過時嗎?再說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考試內容卻越來越窄,壓根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尤其是明清時代的八股文,嚴重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要麽高分低能,要麽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此外,科舉製度僅限於選拔官吏,也無法為各行各業培養人才,比如科技人才、商業人才、醫療人才等。所以,廢掉科舉製度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小貼士
科舉製度被廢除之後,國家靠啥選拔人才呢?想要選拔人才,首先你得培養人才。想要培養人才,就得興建學校。以前,在學校隻能學四書五經,學得讓人頭禿。現在,你可以在學校學到語文、數學、英語、曆史、地理、生物等。總之,總有一門學科符合你的口味。如果想當官,你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果想當老師,你就去考教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