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梁衡給中學生的作文課(全3冊)

09

字體:16+-

參觀完舊居,訪過他的兄嫂,我堅持要去看看他的墓。村裏人說,從來沒有外地人,更沒有北京來的人去看,路不好走。我的心裏一緊,就更想去會一會那顆孤獨的靈魂。開車不能了,我們就步行從一條蜿蜒的小路爬上一個山包,再左行,又是一條更窄的路。因為走的人少,兩邊長滿一人多高的野草,一種大朵的黃花夾生其中。我問這叫什麽花,領路的村民說:“叫臭菊,到處是,很賤的一種花,常用來漚肥的。”我心裏又是一緊,更多了一分惆悵。大家在齊人深的野草和臭菊中覓路,誰也不說話,好像回到一個洪荒的中世紀。

轉過一個小坡,爬上一個山坳,終於出現一座孤墳。淺淺的土堆,前麵有一塊石碑,上書吳文季之墓,並有一行字:“他一生坎坷,卻始終為自由而歌唱。”我想表達一點心意,就地采了一大把各色的野花,中間裹了一大朵正怒放的臭菊,獻在他的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坐在墳前,聽頭上的風輕輕吹過,兩旁鬆柏肅然,世界很靜。我想陪這個土堆裏的人坐一會兒,他絕不會想到有這樣一個遠方的陌生人來與他心靈對話。他整理那首情歌是在1944年左右,到現在已經60多年,那是他精神世界中最明媚、燦爛的時刻。而他的死,並孤寂地躺在這裏是1966年,也已半個世紀。他長眠後的歲月裏,回憶最多的一定是在康定的日子,那強壯的康巴漢子、多情的藏族姑娘,那激烈的賽馬、跳舞、歌唱、狂歡的場麵。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瞬。

音樂史上的許多名曲都來自民間的采風,並伴有音樂家的傳奇故事,它如大漠戈壁長風送來的駝鈴,久久地搖**著人們的心靈。吳文季的西康采風,很類似音樂家王洛賓的青海湖邊采風,康定的藏族姑娘應該比青海的藏族姑娘更熱辣奔放一些。王洛賓與卓瑪曾有一鞭情,有相擁於馬背,飛馳過草原,陶醉於綠草藍天的浪漫,因而產生了那首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我們也有理由猜想,在《康定情歌》後麵,在鼓聲咚咚、彩旗飄飄的跑馬山上,或許也另有一個浪漫的故事。“世間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喲”,難道吳家這樣英俊的大哥就沒有哪位姑娘在賽馬時輕輕地抽他一鞭?那時他才24歲啊,正是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