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民主無害”的思想在樂觀主義者中間再度興起。曾被袁世凱深惡痛絕的國會得到重建,但結果證明,不管袁世凱在其他事情上犯有多大的過錯,但他對議會民主製作出的判斷並沒有錯到哪裏去。
中國第一屆國會召開時,可以明顯看出其與中國政治發展的現狀不匹配。1912年,人們斷言稱,中國人迫切希望通過國民議會來展現其自治能力。然而,民國二年,也就是1913年,一位視角敏銳的法國神父用寥寥幾句對中國的政治狀況進行了準確的概括:“北京國會陷入一片混亂……處處充斥著暗殺和陰謀。”
事實上,議會民主製在接下來的兩年兩度陷入巨大的危機,其中一次是袁世凱恢複帝製但沒有得逞的陰謀。我們現在所見證的是另一次危機,即1917年,張勳再次想讓清王朝重新複蘇。兩次嚐試都歸於失敗,議會製在中國的實踐持續到1924年底(也就是民國13年)便宣告結束,至少在未來的許多年裏,這都被認為是一段不光彩的曆史。我在前麵提到過,國會直到1934年都未得到重啟。無論是清政府還是民國政府,都與共和政體沒有太大的關係。
前麵提到的那位法國神父,並不是袁世凱的追隨者,相反,他對袁世凱恢複帝製的野心進行了譴責。不過,他認為,當時中國雖然有能力建立議會製度,但袁世凱繼續實行專製獨裁似乎對國家更為有利。他說道:“袁世凱曾讓國家免遭國會的束縛,由此可見他能夠讓中國免遭毀滅。”
袁世凱統治時期過後,雖然私下中國人經常會討論共和政體是失敗的,但很少有人敢公開這樣說。許多人意識到,導致共和政體失敗的最大障礙之一是百分之九十的中國人沒有接受過教育,要想讓他們和知識分子一樣對政治感興趣,無疑是天方夜譚。據格雷厄姆·沃拉斯估計,在英國的任何一個郡,真正熱衷於政治的人在選民中所占的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十。英國尚且如此,我們還能對中國抱有什麽指望呢?我們可以假設,能讀會寫的這部分中國人中間,有百分之十受到誘導,對政治產生興趣,但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大其詞,受此影響的人可能遠遠達不到這個比例。實際估算,關心政治的中國人不會超過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如此說來,議會政體所掌握的政治權力幾乎不可避免地落到職業政治家手裏,而在他們中間,隻有極少數無私的愛國主義者可能會真心為國家和人民謀求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