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
大凡一種學說,決不是劈空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如果能仔細研究,定可尋出那種學說有許多前因,有許多後果。譬如一篇文章,那種學說不過是中間的一段。這一段定不要來無蹤影,去無痕跡的。定然有個承上起下,承前接後的關係。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義。要不懂他的後果,便不能明白他在曆史上的位置。這個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時代政治社會的狀態。第二是那時代的思想潮流。這兩種前因、時勢和思潮,很難分別。因為這兩事又是互相為因果的。有時是先有那時勢,才生出那思潮來;有了那種思潮,時勢受了思潮的影響,一定有大變動。所以時勢生思潮,思潮又生時勢,時勢又生新思潮。所以這學術史上尋因求果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現在要講哲學史,不可不先研究哲學發生時代的時勢和那時勢所發生的種種思潮。中國古代哲學大家,獨有孔子一人的生年死年,是我們所曉得的。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當西曆紀元前551年,死於周敬王四十一年,當西曆前479年。孔子曾見過老子,老子比孔子至多不過大二十歲,大約生於周靈王的初年,當西曆前570年左右。中國哲學到了老子孔子的時候,才可當得“哲學”兩個字。我們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當作中國哲學的懷胎時代。為便利起見,我們可用西曆來記算如下:
前八世紀(周宣王二十八年到東周桓王二十年,西曆紀元前800年到700年)前七世紀(周桓王二十年到周定王七年,西曆前700年到600年)前六世紀(周定王七年到周敬王二十年,西曆前600年到500年)這三百年可算得一個三百年的長期戰爭。一方麵是北方戎狄的擾亂(宣王時,常與 狁開戰。幽王時,戎禍最烈。犬戎殺幽王,在西曆前711年。後來周室竟東遷以避戎禍。狄滅衛,殺懿公,在前600年),一方麵是南方楚、吳諸國的勃興(楚稱王在前704年,吳稱王在前585年)。中原的一方麵,這三百年之中,那一年沒有戰爭侵伐的事。周初許多諸侯,早已漸漸的被十幾個強國吞並去了。東遷的時候,晉、鄭、魯最強。後來魯鄭衰了,便到了“五霸”時代。到了春秋的下半段,便成了晉楚爭霸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