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不得不讀的中國史係列(全3冊)

三表法

字體:16+-

上章講的,是墨子的哲學方法。本章講的,是墨子的論證法。上章是廣義的“邏輯”,本章是那“邏輯”的應用。

墨子說:

言必立儀。言而毋儀,譬猶運鈞之上而言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於何用之?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謂言有三表也(《非命》上。參觀《非命》中、下。《非命》中述三表有誤。此蓋後人所妄加)。

這三表之中,第一和第二有時倒置。但是第三表(實地應用)總是最後一表。於此可見墨子的注重“實際應用”了。

這個論證法的用法,可舉《非命篇》作例:

第一表 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墨子說: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為有。蓋(同盍)嚐尚觀於聖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亂,湯受而治之。紂之所亂,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於桀紂則天下亂,在於湯武則天下治,豈可謂有命哉?……先王之憲,亦嚐有曰“福不可請而禍不可諱,敬無益,暴無傷”者乎?……先生之刑,亦嚐有曰“福不可請而禍不可諱,敬無益,暴無傷”者乎?……先生之誓,亦嚐有曰“福不可請而禍不可諱,敬無益,暴無傷”者乎?……(《非命》上)

第二表 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墨子說:

我所以知命之有興亡者,以眾人耳目之情知有興亡。有聞之,有見之,謂之有。莫之聞,莫之見,謂之亡。……自古以及今,……亦嚐有見命之物聞命之聲者乎?則未嚐有也。……(《非命》中)第三表 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最重要的還是這第三表。

墨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