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後的皇室(全3冊)

第六章 1911辛亥革命

字體:16+-

1908年11月,年幼的溥儀登基,按照王朝慣例定年號為“宣統”。外國人更喜歡用這個約定俗成的年號來稱呼皇帝,這的確很方便,因為在中國,皇帝的真名是人們要避諱使用的。皇帝的名字終生不得被稱呼,他在世的時候,人們隻能稱他為“皇上”,即便去世後,也不能使用他的名字,而是按照敬奉先祖的儀式用廟號來祭祀他。史官編纂史書時用皇帝的廟號來做記錄。無論是口頭上還是書麵上,都得用廟號來稱呼皇帝。光緒皇帝的真名叫載湉,尤其是這個“湉”字,人們要避諱,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不能使用。他的年號為“光緒”,去世後獲得的廟號是“德宗”。

在中國,受過教育的人通常會認為,直接稱呼“光緒皇帝”是輕率無知、甚至缺乏教養的表現。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德宗皇帝”。就像外國人所熟知的乾隆皇帝一樣,對他的正確稱呼應該是“高宗皇帝”。

按照慣例,前任皇帝去世後的第二年才能使用新年號。因此,1908年一整年大致對應的是“光緒末年”或者“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才是“宣統元年”。

醇親王出任攝政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袁世凱的一切職務,以他有足疾為理由,讓他回老家養病。人們很難忘記,袁世凱在1898年的一係列事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辜負了皇帝對他的一片信任。從那以後,他平步青雲,深得慈禧太後的歡心,直到太後結束統治。1901年,袁世凱被提拔為直隸總督,1903年,任練兵處會辦大臣,1907年,調任外務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毫無疑問,袁世凱很清楚,自己的仕途官運乃至身家性命都和慈禧太後的掌權與否息息相關,所以不難理解,在義和團運動平息後,他為什麽要竭力反對光緒帝重掌政權。

袁世凱在外國人眼中有著很高的威望,這對光緒帝是很不利的。袁世凱從一開始就看穿了義和團的圖謀,所以1900年身為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利用手中的職權對省內的所有外國人進行保護。此外,他是個機會主義者,很善於根據局勢調整自己的策略。他清醒地認識到,太後聯手義和團對抗西方列強是極其荒唐的。袁世凱其實思想相對比較開明,如果不是因為發生在1898年的那段不愉快的插曲,他或許可以借助西方各國的巨大影響力迫使慈禧退位,重新扶持光緒帝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