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已漸入夜色,本書不再講述之後至暗時刻的故事,也無法阻止新的曙光在其他地方升起。我所能做的,就是嚐試在本章簡要總結漫漫長夜中的事件。
從1924年11月29日至1925年2月23日,皇帝作為貴賓在日本使館住了幾個多月。臨終前的孫中山來到北平的時候,皇帝依然住在那裏。
在那幾個月,皇帝除了回訪一些外國的外交官,從未離開過使館,他經常去我在英國使館的住處。由於使館區的南部邊界不受中國管轄,我們偶爾會在那裏的一小段城牆上散步。站在城牆上,他第一次看到樹木茂盛的公園所環繞的天壇。我們看不到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祭壇。在那裏,他會以天子和萬民之主的身份,祭祀祖先和神靈。皇帝站在相同的城牆上,遙望著閃閃發著黃色光芒的的紫禁城屋頂。雖然在某一方麵,紫禁城曾是他的監獄,但也是他幼年的家。有一次我們晚上散步時,看到一個黑色的身影孤獨地朝我們走來。我悄聲對皇帝說,當他從我們身邊經過的時候,我們仔細觀察,認出了他是蘇聯公使加拉罕。
從1925年2月到1931年11月,在天津商港乏味的日本租借地,皇帝度過了漫長沉悶的七年時光。一個自稱“反清同盟”或“反滿同盟”的組織,在一些中文報刊上撒謊指控日本人試圖引誘皇帝去日本,並承諾給他一座供其居住的皇宮。在日本帝國主義關於中國的計劃中,他們把皇帝作為政治工具。如果日本政府曾經在1925年到1931年時期向皇帝傳達哪怕一丁點到日本會被盛情款待的暗示,他都會高興地接受,畢竟日本廣闊自由的生活比天津枯燥單調的生活更有吸引力。他會住在風景秀麗的京都附近的鄉村住宅,或是住在無與倫比的的富士山鄉村庭院。可惜,他沒有收到日本的暗示。相反,他心知肚明,人們通過我告訴皇帝,不管他住在日本,還是住在日本在東北的租借地,日本政府都會處於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