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的父親名高仁,字靜安。李宗吾的祖父樂山公在世時,靜安在外麵學做生意;樂山公去世後,靜安回到家裏務農。因為母親有話,免不了常常拿出傳家寶扁擔自勉,日子過得很是勤勉。所以,李家的家道逐漸殷實起來,有了田產。
這位可敬的父親在四十歲上因勞成疾,隻得聽醫生的話,放下家裏的活計靜養。不過,也就是在靜養的那三年裏,靜安才得閑看了一些書,有了之後經常和兒子交流讀書心得的資本。
和李宗吾的祖父一樣,李宗吾的父親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虎父無犬子”這句老話。
李宗吾出生於光緒五年正月,和陳獨秀是老庚,比吳稚暉小十四歲,比胡適大十歲。和這些後來的學術精英們一樣,李宗吾那些標新立異的“學術蘿卜”也是長在傳統文化土壤裏的。初學八股,父親看了李宗吾做的文章,問他:“你們開口就說恨不得生在堯舜禹湯那個世道,那個世道有啥好呢?堯有九年水患,湯有七年旱災,我們莊稼人如果幾個月不下雨,或者幾個月不晴,就不得了,何況幾年?我倒是很慶幸自己沒有生在堯舜禹湯那個世道呢。”
還有一次,靜安和兒子談起《孟子》,問他:“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這是孺子入井,我站在旁邊;要是我和孺子同時入井,我該怎麽辦?”李宗吾那時候還小,聽了這話,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父親便教他:“這個時候要先救自己,然後才救孺子。”這種說法和“先人後己”之類的主流教育格格不入,李宗吾聽了,心裏駭然,想:父親先考慮自己,竟沒有惻隱之心,要是說出去,人家都會笑話他。
還有一天,靜安看見兒子在讀《論語》中的“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一章,便問他:“顏回一天到晚就知道讀書不做家務,開始還有簞食瓢飲,長此以往,連簞食瓢飲都沒有了,豈不是要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