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永井荷風:江戶藝術論

字體:16+-

德川氏在江戶成就霸業之後,在這裏發芽,發展出燦爛的文明,尤其是藝術方麵,最大的特色就屬娼婦及戲劇演員。太平治世的武士及町人不停地追求聲色之樂,化為一股時代的莫大情欲,立即整備了完善的遊廓及劇場,又再更進一步,以此為材料發展出文學、樂曲、繪畫等各種特殊的藝術。根據曆史,源於劇場的女歌舞伎[1]舞蹈旋即因敗壞風俗之故,於寬永六年[2]遭到禁止,接著興起的美少年若眾歌舞伎也因為男色之故,於承應元年[3]遭到禁止,於是演變成野郎歌舞伎[4]。我們也可以說日本戲劇發展的由來,完全是基於當代大眾愛慕演員風姿的色情。不管是女演員及遊廓女子的女歌舞伎,還是孌童的若眾歌舞伎,其存在理由全都在於演出者的肉體實力,歌舞、樂曲隻不過是輔助罷了。直到寬文[5]、延寶[6]之後,演員的演技隨著時勢日益進步,戲曲也變得比較複雜,戲劇逐漸升華至純粹的藝術層次,多少跳脫了往昔那種娼婦、孌童舞蹈等不光彩的氣質。同時,大眾對演員的愛情也有所轉變,舉例來說,會把武道[7]、荒事[8]演員當成真正的英雄來崇拜、憧憬,在古今中外的曆史中,還找不到第二個像江戶時代大眾如此熱愛演員的案例。江戶的城市人對演員抱著一股不可思議的熱情,他們不僅以欣賞戲劇為樂,更把他們畫成繪畫來賞玩。浮世繪的役者似顏繪[9]就在這些必然的需求之下,應運而生,這是號稱浮世繪版畫之祖——菱川師宣——帶起的風潮。在山東京傳的著作《骨董集》中,就提及延寶、天和[10]年時,已經出現演員坊主小兵衛[11]的單幅畫。寬文十年[12]出版的《垣下徒然草》、延寶六年[13]出版的《古今役者物語》等評論集中,都插入當時的演員肖像畫。由此可知,早在元?之前,演員肖像畫就已經存在。然而,一直等到元祿年間,鳥居清信出現之後,才將這股風潮引領至高峰。今年,演劇珍書刊行會翻印鳥居清信的《四場居百人一首》[14](全一冊)是元?六年[15]發行的版本,對於日本戲劇及浮世繪研究者而言,這本珍奇之書引發兩種完全不同的興趣。其一是清信這時尚未確立豪放不羈的畫風,完全是通過師宣的門生古山師重[16]來學習菱川派的筆法,可以說是能窺見那個時代的作品範例之一。其二是盡管繪製低俗的演員畫冊,畫匠仍然采用宛如《小倉百人一首》[17]的古典格式。這不僅是浮世繪,也是江戶平民一切藝術文學的特征,借用中國、日本嚴肅的古典設計,應用在極低俗的文物之上,這件事本身就能讓人感到滑稽、機智,且妙趣橫生。如同仿照《武鑒》[18]的形式,製作演員的家傳紋章及係譜的《明和伎鑒》,又如天明八年[19]京傳描繪的《狂歌五十人一首》的畫像,都顯現了江戶平民發想的藝術遊戲特色。鳥居清信在《四場居百人一首》中勾勒輪廓線條的筆力、圖案風格的人物姿勢,搭配一旁點綴的狂歌,文字及繪畫結合,總能使我感到一股美妙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