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不知不覺,魯濱孫已經在荒島生活一年了,可是吃飯還是困擾他的一大難題,於是他試圖在荒島上耕種屬於自己的莊稼,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閱讀批注
在島上生活的時間越長,我對這座荒島也越來越了解。如今,我掌握了雨季和旱季的出現規律,也懂得要如何應對它們。當然,做到這一點,我可是付出了很多代價。[1]
我在儲藏室裏存儲了一點兒大麥和稻穀。雨季剛一結束,我就準備種莊稼了。於是,我開墾了一塊土地,把一小部分種子種了下去。
幸虧我沒有把種子全都種下去,當島上進入旱季以後,好長時間沒有下雨,土壤幹巴巴的,那些種子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分,連一棵小苗都沒有長出來。
到了二月份,快要到春分的時候,我換了一塊土地,把其餘的種子都種了進去。我不斷地祈求上天,希望這些種子能生根發芽,不要再像上次那樣白白浪費。結果當天晚上就下了一場大雨,看來這次的播種時機剛剛好。接下來,三四月份雨水接連不斷,泥土中水分充足,喝飽了水的禾苗很快就冒出了地麵,而且越長越快,越長越高![2]
很快,我就收獲了第一批自己播種的糧食。隻可惜當時我播種的種子太少,收獲的糧食還不到十升。但是,比這些糧食還要珍貴的是,通過這一次成功的播種,我對島上的播種季節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掌握了種植農作物的經驗。
種莊稼的同時,我還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它後來對我的幫助非常大。[3]大概到了十一月,雨季結束了。有一天,我離開海邊的小屋,去看樹林裏的那間小房子。我臨走的時候,砍了許多木樁,在小房子周圍排成兩排,做成一個雙層圍牆。經過這個雨季,我驚喜地發現,那些木樁竟然都發了芽,長出了細長的枝條。那些枝條相互纏繞在一起,完全把圍牆和小房子遮蓋住了,形成一片天然的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