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最明顯的地理標誌就是長城。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逶迤連綿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上,將秦漢到明清的文化符號一一鐫刻在蒼茫的大地上。如果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一抹紅霞塗染了曲曲折折的石牆,又為烽火台、戍樓勾勒出金色的輪廓。這時,你遙望天邊的歸雁,聽北風掠過衰草黃沙,心頭不由會泛起一種曆史的蒼涼。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萬裏長城由東向西進入陝北府穀境內後,輕輕地拐了一個彎。這個彎子很像舊時耕地的犁,此處就叫犁轅山。這氣勢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長城,怎麽說拐就拐了呢。現在能給出的解釋,隻是為了一座寺和一棵樹——一棵紅柳樹。
那天,我沿著長城一線走到犁轅山頭,一抬眼就被這棵紅柳驚呆了,心中暗叫:好一個樹神。紅柳是專門在沙漠或貧瘠土地上生長的一種灌木,極耐幹旱、風沙、鹽堿。因為生在嚴酷的環境下,它長不高,也長不粗。
當年我曾在烏蘭察布和沙漠的邊緣工作,常與紅柳為伴。它大部分的枝條隻有筷子粗細,披散著身子,匍匐在烈日黃沙中或白花花的堿灘上。為減少水分的流失,它的葉子極小,成細穗狀,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葉片。這紅柳自己活得艱苦卻不忘舍身濟世,它的枝葉煮水可治小兒麻疹,它的枝條鮮紅豔麗,韌性極好,是農民編筐、編籬笆牆的好材料。
我大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住在紅籬笆牆的院子裏,每天挑著紅柳筐出入。如果收工時筐裏再裝些黃玉米、綠西瓜,這在一色黃土的塞外真是難得一見的風景。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紅柳與沙棘、檸條、駱駝刺等,都是黃土地上矮小無名的植物,最不求聞達,耐得寂寞,許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
但是眼前的這棵紅柳卻長成了一株高大的喬木,有一房之高,一抱之粗。它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紅的樹幹,遒勁的老枝,渾身鼓著拳頭大的筋結,像是鐵水或者岩漿冷卻後的凝聚。我知道這是烈日、嚴霜、風沙、幹旱九蒸九曬、千難萬磨的結果。而在這些筋結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開滿紫色的小花,勁如鋼絲,燦若朝霞。隻有萬裏長城的秦關漢月、漠風塞雪才能孕育出這樣的精靈。它高大的身軀搖曳著,掃著湛藍的天空,覆蓋著這座鄉間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風景畫。而奇怪的是,這廟門上還掛著一塊牌子:長城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