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
探索思考
看到標題,也許有人會疑惑:讀書,不就是捧起便讀,需要什麽經驗嗎?其實,讀書和很多事一樣,過程中會收獲不少經驗教訓。如果虛心總結,教訓也會變成更寶貴的經驗。這不,馮友蘭先生用長達八十年的讀書生涯做總結,與我們分享了他讀書的四條經驗。
閱讀批注
我今年八十七歲了,從七歲上學起就讀書,一直讀了八十年,其間基本上沒有間斷,不能說對於讀書沒有一點經驗。我所讀的書,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麵的,特別是哲。我的經驗總結起來有四點:(1)精其選,(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1
1 先總後分,層次分明
文章開頭部分,作者總括提出了讀書的四點經驗,相同的字數,相似的結構,輔以小標題的區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讓讀者很容易理清文章思路。這種先總後分的形式是議論文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初學議論文寫作最常用的一種形式。
先說第一點。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多極了,真是浩如煙海。但是,書雖多,有永久價值的還是少數。可以把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
所謂精讀,是說要認真地讀,紮紮實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所謂泛讀,是說可以粗枝大葉地讀,隻要知道它大概說的是什麽就行了。所謂翻閱,是說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不要一句話一句話地讀,也不要一頁一頁地讀。就像看報紙一樣,隨手一翻,看看大字標題,覺得有興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沒有興趣的地方就隨手翻過。聽說在中國初有報紙的時候,有些人捧著報紙,就像念“五經”“四書”一樣,一字一字地高聲朗誦。照這個辦法,一天的報紙,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數的書,其實就像報紙上的新聞一樣,有些可能轟動一時,但是曇花一現,不久就過去了。2所以,書雖多,真正值得精讀的並不多。下麵所說的就指值得精讀的書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