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
探索思考
現代技術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讓遠距離的通信和交通不再漫長,但即使火車日行千裏,依然有人懷念著“車,馬,郵件都慢”的生活,豐子愷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在本文中,他將乘船帶我們回到江南,在塘棲重拾鄉間生活的淳樸樂趣。
閱讀批注
夏目漱石的小說《旅宿》(日文名《草枕》)中,有這樣的一段文章:“像火車那樣足以代表二十世紀的文明的東西,恐怕沒有了。把幾百個人裝在同樣的箱子裏驀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裝進在箱子裏的許多人,必須大家用同樣的速度奔向同一車站,同樣地熏沐蒸汽的恩澤。別人都說乘火車,我說是裝進火車裏。別人都說乘了火車走,我說被火車搬運。像火車那樣蔑視個性的東西是沒有的了。……”
我翻譯這篇小說時,一麵非笑這位夏目先生的頑固,一麵體諒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紀中,這樣重視個性,這樣嫌惡物質文明的,恐怕沒有了。有之,還有一個我,我自己也懷著和他同樣的心情呢。1從我鄉石門灣到杭州,隻要坐一小時輪船,乘一小時火車,就可到達。但我常常坐客船,走運河,在塘棲過夜,走它兩三天,到橫河橋上岸,再坐黃包車來到田家園的寓所。這寓所賽如我的“行宮”,有一男仆經常照管著。我那時不務正業,全靠在家寫作度日,雖不富裕,倒也開銷得過。
1 心理描寫
開篇作者借夏目漱石之口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內心之意,通過夏目漱石厭惡城市生活和現代文明的觀點,表達自己對簡單閑適生活的向往。在本段中,作者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動,直接表明對夏目漱石的認同,進一步強化了本文的主旨。
客船是我們水鄉一帶地方特有的一種船。水鄉地方,河流四通八達。這環境嬌養了人,三五裏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客船最講究,船內裝備極好。分為船艄、船艙、船頭三部分,都有板壁隔開。船艄是搖船人工作之所,燒飯也在這裏。船艙是客人坐的,船頭上安置什物。艙內設一榻、一小桌,兩旁開玻璃窗,窗下都有坐板。2那張小桌平時擺在船艙角裏,三隻短腳擱在坐板上,一隻長腳落地。倘有四人共飲,三隻短腳可接長來,四腳落地,放在船艙中央。此桌約有二尺見方,叉麻雀也可以。艙內隔壁上都嵌著書畫鏡框,竟像一間小小的客堂。這種船真可稱之為畫船。這種畫船雇用一天大約一元。(那時米價每石約二元半。)我家在附近各埠都有親戚,往來常坐客船。因此船家把我們當作老主顧。但普通隻雇一天,不在船中宿夜。隻有我到杭州,才包它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