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一篇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記敘類的文章)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注重作者的構思是否巧妙,情節的設置是否有趣,語言的描寫是否優美,人物的形象是否豐滿……而優秀的故事,更是少不了精彩的對話。
所謂對話,就是作者讓文中的人物直接出來說話。當然了,這至少要在兩個人之間發生才行,如果是一個人,那就是獨白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話是很常見的,因為我們總要不斷地和他人進行交流:聊聊心事、表達思想、探討問題……但如果用心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文學作品中的對話並不像我們生活中那般隨意,它是經過作者層層過濾之後所濃縮出的精華,對展現時代背景、反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交代來龍去脈等方麵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好的對話會讓讀者有一種參與感,我們能直接進入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仿佛在迷宮中不斷尋找人物背後的故事。但在實際寫作中,對話也是引起最多誤解的寫作工具之一。其中一個誤解,就是大多數寫作者認為對話肩負著特別大的作用。這就導致有些作品中的對話讀起來不自然,感覺生硬或者不真實。這樣的對話令人讀之如食雞肋,實在太過乏味。但其實對話隻是故事結構的任務。那麽,想寫好對話,究竟有沒有什麽好方法呢?自然是有的。閱讀名家的經典作品,就是踏入書寫對話之門的第一步。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名家的經典作品是曆經了大浪淘沙之後的金子,值得反複誦讀、研究。
鑒於此,我們編選了這本《跟著中文大師學寫對話》。全書收錄了14位中文大師的19篇作品,這些作品或是以對話交代人物信息,如朱自清《阿河》;或是以對話塑造人物形象,如魯迅《父親的病》……不管是哪一種,你都能從中學到撰寫對話的技巧。而且你會發現,哪怕不同作家的寫作風格千差萬別,但總有共同的特點。比如,對話雖不是真實的,但是你會認為這就是人物應該說的話。因為這是作者精心挑選的,它具有說服力。好的對話比現實生活中的對話更聰明機智,更富有隱喻意味,會讓你反複琢磨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