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懂點茶器

字體:16+-

正如我在《懂點茶道》中對茶的論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排在末位,這個排序反映了先人的生活智慧。與前麵幾位相比,茶不是生命延續的必需品,茶是在吃飽喝足,滿足了‘活著’這個前提後才需要的。看,萬事都是有它的底層邏輯做支撐,茶也不例外。”茶器一理,它同樣是在我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才開始考慮的更加高層的諸多事物之一,即並不必須,但有必要。

茶樹鮮葉被采摘下來做成了成品幹茶,它就靜靜地躺著,一動不動,期待著跟水重逢。水把茶喚醒了,讓它重生。茶呢,又反哺於水,讓水盈潤甘美。“沏茶用水”實際上玩兒的就是“茶水之歡”,誰能讓它們彼此歡愉,誰沏的茶就好喝。而活色生香的“茶水之歡”離不開茶器之承載,這就是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的“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語的由來。

耕而陶茶齋內煮茶品飲

中國的傳統文化史是由多種文化專門史構成的。其中一個分支就是讓人引以為豪的飲食文化史。我們喝茶所用的茶器,即是自原始社會經由貯存器、食器、酒器結合我們日常生活之需求並伴隨六大茶類的產生及品飲方式的改變逐步融合演化而來。自原始陶器起發展出瓷器、金屬器、竹器、木器、玻璃器……向我們一路走來。曆史上被尊為茶聖的唐代人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首次將茶器與茶具做了清晰的分野。器以載道,道傳籍器,自此生理的需要開始向著文化的需要轉變,茶器也逐步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其物雖微,這一路上它體現出的卻是人類科技的進步,承載的是對傳統之“美”的延續。《存在與華夏文明》一書對“美”做了如下定義:人對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愉悅反應的反應,即對美感的反應。於茶事來講,一個沒有親身使用、把玩過精美茶器的人,很難擁有對茶器美的賞悅能力。使用、把玩一個悅心適手的茶器而令人浸在美之愉悅中的過程是人類向往的高等級生活需求之一。賞心悅目又適手的美器如一位附著了人間煙火的朋友,能在生活中與你相伴相隨,彼此欣賞,產生感情,直至難以割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