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察言者——聽其言而觀其行;
善察色者——觀其色而究其實。
如果讓一個高明的中醫師察言觀色,就麻煩了。病人有什麽毛病,老中醫一打眼就知八九成,再聽聲就可以給出診斷了。因為中醫看病人,從麵色和聲音就可以把一個人看透。不僅能看心有沒有黑,還能看到肝脾肺腎有沒有壞!
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素有“上工望而知之,中工聞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之說。
兩千五百多年前,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有“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髒波**”之說,可見老祖宗早就深諳麵部五官氣色與五髒健康息息相關,透過五官氣色的好壞,可以發現人體疾病的蛛絲馬跡。
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也教給眾人察病妙招,即“察色之妙,明堂闕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闕庭,推而上之”。
清朝道醫陳複正將看病秘訣記載於《幼幼集成》中,並指出:“初生小兒,欲知其有病無病?以手撚其頭,摸其頤頷,不作聲者為無病。以手指探其口,雖發聲而從容咂指者,有病亦輕;若能發聲,不咂指者,麵色青紅帶紫,或牙關緊急,不納乳汁,此落地受寒之甚,須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