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感冒發燒不用慌 寶媽用藥有妙方

雷區九:發燒後馬上進補,肉蛋奶撿愛吃的喂

字體:16+-

強調:發熱病初愈時,以糜粥醒脾醒胃,恢複食欲,提升運化能量,提升吸收能量。

古代醫家對發熱病的治療和病後調護高度重視,治療上強調中病即止,勿傷正氣;飲食上注重顧護胃氣,清淡飲食,避免油膩。

進食宜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寧饑勿飽,因為發熱過程中機體的各種消耗增多,患兒的胃腸功能減弱,表現出來就是不想吃或吃不多。發熱初愈,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恢複,需要等待胃腸功能逐步恢複後,再正常飲食,以避免飲食失節而致複發。

孩子發燒之時和之後,一方麵要減少脾胃方麵的負擔,另一方麵要適當進食穀物以養脾胃之氣。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應適當減少飲食,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穀物,如米糊、湯麵之類的食物。等孩子食欲恢複後,才能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飲食,如蛋花湯麵、肉末粥、甜豆漿、酸奶等,切忌過量。

特別注意,不適宜過早補充各種厚味食品、燉品、雞湯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不利於機體的康複。很多家長心痛孩子,生病時吃得少,生病後身體虛,等燒一退,趕緊燉上一鍋雞湯、肉湯之類的營養佳肴,一心要給孩子補身體。殊不知欲速則不達,中國老祖宗早就有交代,這樣不行。不信我們一個一個捋。

《黃帝內經·素問》早就認為,發熱反複與飲食密切相關,認為發熱初愈後,“食肉則複,多食則遺”,諸遺者是因為“熱甚而強食之”。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傷寒“病新瘥後,但得食糜粥,寧少食令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之也”,以待胃氣恢複,邪熱退散。

清代大醫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也告誡,熱退“周十二時後,緩緩與食,先取清者,勿令飽,飽則必複,複必重也”,認為“熱時斷不可食,熱退必須少食”,“必俟熱邪盡退,而後可大食也”。而那些變生之病,如虛勞、諸蒸,多半是因為“熱病患愈後,食牛羊肉及肥膩,或酒或房,觸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