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克萊因文集(共4卷)

第十章 兒童遊戲中的擬人化 (1929)

字體:16+-

在我不久前發表的論文《早期分析的心理學原則》(1926)當中,我曾描述在我分析兒童的經驗中,對遊戲有著根本影響的幾項機製。我在文中指出,兒童遊戲中不斷以各種姿態一再出現的特定內容,實際上與**幻想的發展核心相同,而兒童遊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於提供紓解這些幻想的發泄管道。除此之外,我也討論了遊戲與夢中的表征媒材之相似性,以及願望實現(wish-fulfilment)在這兩種心智活動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另外我也注意到兒童戲局中的一項主要機製,在此機製中,孩子會發明與分派不同的“角色”。在此篇論文裏,我的目的在於更深入地探討這項機製,並借由眾多不同類型的病症實例,來說明這些兒童引入戲局中的“角色”或擬人化身,與願望實現之間的關係。

根據我到目前的經驗,患有精神分裂的兒童並沒有辦法進行我們所謂的遊戲,他們隻會做出某些千篇一律的動作,因此想借之深入他們的潛意識,根本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過當我們真正成功的時候,會發現與這些動作相關的願望實現,其實就是對現實的否定與幻想的抑製。在這種極端的狀況裏,擬人化並未成功。

在這些遊戲中,主要是願望實現的力量促使厄娜努力地認同較強的一邊,如此一來才能抑製她對迫害的恐懼感。這個沉重的自我,試圖影響或欺瞞超我,以預防超我真的如它所聲張地去欺壓本我。自我嚐試召喚具高度施虐性的本我一同來為超我服務,撮合兩者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為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大量運用投射與置換的機製。當厄娜扮演殘酷的母親角色時,調皮的小孩就是敵人;而當她是那名受到迫害、但後來又變得強而有力的小孩時,敵人的角色就改由邪惡的父母來擔任。不管是哪一種狀況都存在著一個動機,即自我企圖在超我麵前合理化,好沉迷於不受限製的施虐中。基於這樣的“盟約”,超我必須采取行動,以對抗看似對本我不利的敵人。然而,本我卻偷偷地繼續追求其占優勢的施虐滿足,其對象是原初客體。如是而來的自戀滿足,讓自我一邊不費吹灰之力地戰勝敵軍,一邊又讓超我服服帖帖,這一點在消除焦慮上簡直具有不得了的價值。這種兩大勢力間的盟約模式對較不極端的案例而言,其成果也相當輝煌,不僅對外界來說可能看不出任何跡象,同時也不會造成病症的並發。但在厄娜這個病例裏,情況卻完全失控,因為本我與超我的施虐欲都已超過極限,於是,自我與超我聯合出擊,並試圖懲罰本我以獲取一些滿足,但卻無可避免地遭到失敗。強大的焦慮與良心的苛責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反抗,這證明了這些相互對立的願望實現,沒有一項能夠長久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