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英國精神分析學會1927年5月4日與18日。(1927)02
分析非常年幼孩童的經驗告訴我,即使是三歲的孩子,也有可能將俄狄浦斯情結發展的最重要部分遺忘在後。基於此因,透過潛抑與罪疚感的作用,他已遠遠地脫離了原先渴求的客體,而且與它們之間的關係也遭到扭曲轉化,因此現前的愛戀客體,其實是原始客體的意象。
因此,麵對分析師,兒童大可在所有基本而決定性的時刻,投入一段新的愛戀關係之塑造。於此,我們又遭遇到另一項理論性的駁難。安娜·弗洛伊德認為,當分析兒童時,分析師並非如同分析成人病患時一樣,“空虛、無我,宛若一張可任由病人抒發幻想的白紙”,得避免施加禁令及允準滿足。但是根據我的經驗,這正是兒童分析師在建構出分析情境後,既可能也應該持有的態度。這些動作隻是表象的,因為即使分析師全心投注於兒童的遊戲幻想之中,順從兒童特有的表達形態,其所做的事跟同樣期待著病患幻想的成人分析師並無二致。不過除了這一點以外,我不讚同對兒童病患施予任何私人的報償,不管是贈送禮物、給予撫慰或是在療程之外的私會等等。簡而言之,我大體上仍遵循著眾所認可的成人分析規則。我能給予兒童病患的是分析上的幫助與解脫,讓他們即使在對病情毫無所知的情況下,也多少能迅速地感受到這些回饋。此外,基於兒童對我的信任,他們也絕對可以仰仗我的真心與誠意。
無論如何,我還是必須對安娜·弗洛伊德的結論提出質疑。在我的經驗當中,全然的移情精神官能症的確曾發生於兒童身上,其狀況與成人大同小異。當我對兒童進行分析時,我觀察到他們的症狀時時改變,並隨著分析情境之進行而加重或減輕。他們的情緒宣泄與分析工作的過程緊密關聯,也和我不無關係。孩童焦慮的升高與阻抗反應的萌生與消耗,都在分析情境中完成。有些細心觀察孩子的父母常告訴我,一些消逝已久的習慣又再度浮現的情形,讓他們感到十分訝異。直至目前為止,我尚未見過兒童會像跟我在一起時一樣,於家中逐漸去除掉他們的阻抗症狀:通常這些都僅在分析治療時才會宣泄而出。當然這情形有時候仍會發生,尤其是當強烈的情緒倏然爆發,對那些與孩子相關的人而言,某些**會變得格外明顯,不過這通常不多見,即使在成人分析中,此一情況之發生亦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