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中的桃花源

燕山有棵滄桑樹

字體:16+-

北京之北一百多公裏處就是河北的興隆縣,境內有燕山的主峰霧靈山。正是秋高季節,幾個好友乘興登山,一路黃花紅葉,藍天白雲。鬆鼠橫穿於路,野雀飛旋在樹,鳥鳴泉響,好不快活。正走著,忽見路邊有一指路牌:滄桑樹與見證樁。不覺好奇,就下路拐入荒徑,攀荊附葛,爬上一高坡,頓現一樹一樁。

交代登山的地點、季節,在美景中發現“滄桑樹與見證樁”的指路牌,突出反差,引起好奇,設置懸念。

樹是一棵奇怪的大鬆樹。根基部十分壯大,盤根錯節與山石一體,已分不清彼此。原樹已經枯死,而在側根處又長出一棵新樹,有合抱之粗,渾身的鱗片層層相疊,青枝挑著綠葉在秋陽下閃閃發光。樹身成“7”字形,斜出石縫向山外探去,蜿蜒虯勁,如一條蒼龍欲騰空而去。大家正說這樹像龍,當地的朋友說,這樹還真就與龍有關。

寫樹“奇”,死後重生,鑽石探身。“如一條蒼龍欲騰空而去”,比喻樹身的蜿蜒虯勁,表達形象生動。

“這樹還真就與龍有關”,引出下文故事。

原來,曆代皇帝都自比真龍天子。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帝,他就位後即在遵化縣選定了自己的龍寢之地,後人稱東陵。為使陵寢安寧,東陵以北興隆境內這兩千五百平方公裏的山林,就全部劃作“後龍風水”禁地。原住民全部遷走,不許耕種、伐木、采藥、打獵,不許閑人進入。又配備了專門的護陵部隊,隔不遠就設一哨卡,滿語稱“撥”,現當地還留有不少地名:“一撥子”“二撥子”……森林鬱蔽後,又清出若幹防火通道,現有“北火道”等地名。一次士兵巡邏,忽然陣陣山風送來黃酒的甜香。深山禁地何來酒館?細尋處,是深秋季節梨果落地,自然發酵,一溝酒香。於是這裏就名“黃酒館”。封建專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伸手一指,這兩千五百平方公裏的土地一占就是兩百五十四年,直到民國後的1915年才解禁。山之禁,樹之福。這棵龍形鬆,四季有人護,年年有酒喝,過了二百多年平靜舒心的好日子。笑看冬去春來,靜聽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