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威廉·詹姆士是“美國心理學之父”,一開場就表達了作為一個美國人和哈佛大學教授在歐洲文明麵前的自卑
作者威廉·詹姆士是“美國心理學之父”,這本書是他1901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演講集,一開場就表達了作為一個美國人和哈佛大學教授在歐洲文明麵前的自卑,並希望有朝一日美國也能屹立於世界文明民族之林。
對任何事物的研究,都分為兩類:一是存在判斷,它是怎麽來的?二是價值判斷,它的重要性、含義和意蘊如何?
“對任何事物的研究,都分為兩類:一是存在判斷,它是怎麽來的?二是價值判斷,它的重要性、含義和意蘊如何?”信哉斯言!就像我們給客戶做提案,智力正常的客戶就是這兩個判斷,先是理解你為什麽要出這個方案,然後判斷這方案有什麽價值。沒頭腦的客戶則隻做“問題判斷”——這方案有什麽問題?
人性總是傾向於把認識過分簡化
“人心從事理論之時,總有把它的材料過度簡化的傾向,這是一切騷擾哲學界和宗教界的一偏的獨斷主義的根源,引人誤會的機會比啟人徹悟的機會還多。”人性總是傾向於把認識過分簡化,因為把事物搞明白太難,而人性又接受不了自己沒搞明白,於是就匆忙選擇接受一個簡單的觀點,並且像捍衛自己的名譽一樣捍衛它。
一個人的宗教可以認為就是他對他覺得是最原始的真理的態度,無論是什麽態度
“嚴格說,佛教是無神的。我們必須將‘神聖的’這個詞解釋得更廣,認定它為代表任何種‘如神(godlike)’對象,無論它是不是具體的神。神被認為在存在和權能方麵是第一的。神籠蓋一切,包羅一切,他是人們所無法逃避的。關於神的,是真理的最初一句話,也是最後一句話。所以凡是最原始、最並包、最深切地真實的,在這限度內都可以認為是如神的。這樣,一個人的宗教可以認為就是他對他覺得是最原始的真理的態度,無論是什麽態度。”這段話於我心有戚戚焉,在《華杉講透〈論語〉》一書裏,我說孔子不是無神論,但也不是有神論,“子不語怪力亂神”,他是“如有神論”。如神、如有神,不管有沒有神,虔誠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