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5歲前的工作

7.工作,也能改變父母

字體:16+-

那一天,我學會了等待

這件事發生在我女兒三歲的時候。那天,她的背影在寒冷的夜空下一動也不動。我等待了一會兒後,終於對彎著腰縮成一團的女兒感到不耐煩,蹲在她身邊注視著她的小臉——

她圓滾滾的臉頰看起來鼓足了勁兒,眼神中充滿了真摯,凍得冰涼的小手正和外套拉鏈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我心裏開始抱怨道:“真是的……為什麽是現在?明明在趕時間呢……”

就在短短的幾秒內,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各種催促的話,有好幾次都想告訴她“別折騰了!”,話甚至都到了嘴邊。但是,我還是努力地忍住,並繼續等待女兒。我不知道她什麽時候能把拉鏈拉上,但我最大限度地忍著不去催她。

過了一段時間,女兒終於抬起頭來,微笑著對我說:“拉上了!”

自那時起,我便明白了,孩子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是隻會玩玩具的小屁孩兒。他們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瞬間,會發自內心地感到滿足,臉上洋溢著真正的喜悅,這種感情和玩具或遊樂園給他們帶來的快感截然不同。此時,孩子的笑容緣於他們靠自己動手完成了想做的事,從而內心得到了滿足。

而且,在那之前我一直認為,隻有“笑”才代表孩子開心。但是,通過這件事我還明白了,孩子表現喜悅的方式其實有很多,他們認真專注、心滿意足的表情,往往都傳遞著喜悅的感情。

通過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表情,以往那種“小孩子就是喜歡磨蹭,動作慢騰騰,讓他們做還不如我自己來”的“先入為主”想法也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也許孩子也能做到”“有時間的時候,盡量讓孩子自己來吧”這樣的信任。就這樣,我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曾無數次驚訝於孩子所擁有的能力並為之感動:“原來,認為孩子做不到,其實都是我的固執己見。原來孩子自己也可以做到很多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