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千年帝製時代,所謂國家其實就是皇帝和他家族的私產。皇帝、皇族的先人打天下坐天下,他們這些皇子皇孫自然就是守天下保天下,所以皇族一直是政治的中心,是政治統治的中堅力量,他們對體製的忠誠,在關鍵時刻衝鋒在前保家衛國,都是不必懷疑的。但是,出於權力均衡和穩定,曆朝曆代對皇族的權力都有所約束,都不會容忍這些皇親國戚對國政進行肆無忌憚的幹預或介入。朝廷一般用厚養的辦法交換這些皇族手中的籌碼,以保持政治上的穩定。
滿洲人定鼎中原之後其實也是這樣做的。清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讓來自各個山頭的滿洲貴族參與政治,但實際上也是對皇族特權的一種遏製,是以一種集體的力量約束著皇族中的強勢者。直至議政王大臣會議解體,清廷的政治權力始終集中在皇帝手裏,輔佐皇帝的是一個具有比較廣泛來源的軍功貴族階層,而不是皇帝近親。
皇族介入實際政治幹預政治,實際上是從同治年間開始的。更準確地說,就是1860年恭親王和慈禧太後等聯手發動宮廷政變後。兩宮垂簾聽政,恭親王以議政王名義兼領軍機大臣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首席大臣。這個做法雖然符合論功行賞的原則,也合乎當時的政治實際,但這個行動和持續性堅持,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違反了祖製,屬於皇族幹政。140
恭親王的例子並沒有很快結束,相反由於慈禧太後變成了慈禧皇太後繼續操弄權力,政治中心在很長一段時間應該說有所偏移,這就為皇族持續幹政提供了借口,不僅恭親王繼續擔負著實際的政治責任,其他王爺也在這個過程中紛紛走上前台,或多或少地介入了現實政治。
皇族從事實際政治當然不能說是絕對壞事。有時候,特別是當政治危機發生時,皇族這些人畢竟是政治上最忠誠的鐵杆。我們看到甲午戰敗,大清國麵臨一次深刻的政治危機,當政治改革不得不發生時,恰恰是皇族這些鐵杆維護著大清江山的滿洲性質。不論是首席軍機恭親王,還是總理衙門大臣剛毅、直隸總督榮祿,他們在推動維新運動的同時,都堅守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底線,就是嚴防康有為等年輕一代漢人政治家以政治變革為名暗渡陳倉,保中國不保大清。141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必須承認皇族對體製的政治忠誠度遠高於康有為那些力主維新的人。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