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歲的小鹿

第70章 關於作品

字體:16+-

作為世界兒童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作品之一,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金·羅琳斯於1939年獲得普利策獎的《一歲的小鹿》著重再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本文擬從生態批評的角度,通過小說主人公巴特在自然這所大學堂的洗禮下,在父親貝尼殷切教導下逐步學會關懷自然,並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故事,顯示了羅琳斯對自然傾心的融入、認同和關愛兒童教育、成長的情懷,並為未來兒童文學的發展打開一個嶄新的視域:在自然中教導兒童,培養他們的生態觀,達到兒童健康成長和自然與人和諧共存的雙重目的

在《一歲的小鹿》中,羅琳斯在表現童年成長主題時,將小主人公巴特置於綠色大自然的嗬護、養育之下進而使之發榮滋長。作者以富於想象的詩意筆觸,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人與動物之間心有靈犀般的情感聯係,抒寫得繪聲繪色、耐人尋味。巴特與自然的結識、對話,顯示了人與自然萬物都是地球生態圈中彼此依存、相互平等的一員的生態哲理。小說自始至終都洋溢著對綠色自然充滿詩意的描摹,“這部書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圖”。文本由對人的關注轉為對自然的關注,暗含了對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一種反駁。

羅琳斯在1936年給F. 斯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信中寫道:“我真的發現那兒的恬靜與美麗的確可以使我們遠離那喧囂與躁動的文明世界。”可能為了給自己一份安寧和給孩子一片健康成長的淨土,貝尼像作者本人那樣離開文明世界,進入自然的懷抱。林外的人們都說貝尼如果不是個勇士,一定是個瘋子,因為他竟然帶著新娘,拋棄慣常的生活方式,住進了熊、豹和狼出沒無常的荒涼叢莽的最深處。當巴特問他為何選中這塊地方時,貝尼說:“一句話,我渴望安寧。”那廣袤的與世隔絕的叢莽,以它所能賜予的安寧和寂靜吸引了貝尼,“接觸人,使他這種性情受到傷害;而接觸鬆林,卻能使他心靈的創傷愈合。”這也正應合了盧梭關於兒童文學“回歸自然”的主張,“自然使人善良,社會使人邪惡;自然使人自由,社會使人奴役;自然使人幸福,社會使人痛苦”。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