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胡適治學講演集:提高

第19章 治學方法 (5)

字體:16+-

中國的學者知道這件事,就報告政府。那時候的學部——教育部的前身——並沒有禁止,任伯希和把他所得材料運往法國了。隻是打電報給甘肅,叫他們把所有石室裏剩餘的經卷都運到北京。那些卷子有的長達幾丈,有的又很短。到這時候,大家都知道石室的古經是寶貝了。於是在路上以及起裝之前,或起裝當中,大家偷的偷,夾帶的夾帶。有時候點過了多少件,就有人將長的剪開湊數。於是這些寶貝又短了不少。運到北京後,先藏在京師圖書館,後來改藏在北平圖書館。這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就是散在民間的。有的藏在中國學者手裏,有的在中國的各處圖書館中,有的在私人收藏家手中,有的流落到日本人手中。這是第四部分。在一萬多卷古經卷裏麵,隻有一本是刻本的書,是一本《金剛經》,是在第一批被史坦因運到英國去了。那上麵注有年代,是唐懿宗年間(西曆868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日子可以確定的刻本書。此外都是卷子,大概在倫敦有五千多卷,在巴黎有三千多卷,在北平的有六千多卷,散在中國與日本民間收藏家手中的不到一百卷。

那時候(民國十五年)我正在研究中國佛教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的一部分。我研究到唐朝禪宗的時候,想寫一部禪宗史。動手寫不到一些時候,就感覺到這部書寫不下去,就是因為材料的問題。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在中國所能夠找到的材料,尤其是在十一世紀以後的,都是經過宋人篡改過的。在十一世紀以前,十世紀末葉的《宋高僧傳》裏麵,偶然有幾句話提到那個時代唐朝禪宗開始的幾個大師的曆史,後來的曆史有不同的地方。這個材料所記載的禪宗曆史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和尚叫做神會。照我那時候所找到的材料的記載,這個神會和尚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