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座古舊書業的博物館
《新京報》這些日子介紹北京的古舊書業,18日介紹了東四隆福寺夾道的修綆堂,19日介紹了海王村的邃雅齋。想起這些地方都是我上中學時(1954—1960)三天兩頭跑的地方,十分親切。初中我讀的是北京師大附中,每天路過琉璃廠,就經常光顧這裏的富晉書社,來薰閣、慶雲堂等舊書店。高中時在六十五中,夏天中午休息時間長,常跑東安市場和隆福寺的舊書攤和舊書店。現在議論起北京的古舊書業,感慨頗多。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是北京古舊書業和古玩業最為繁榮時期。解放前幾十年社會動亂不止,特別是1937年日本侵占北平以後,許多大宅門敗落,古玩舊書湧向市場。可是這類吃飽飯才能顧及的東西,那時又有多少人購買呢?解放後,社會安定了,但價值觀念變了,一般平民百姓總認為這些古舊東西是與舊社會相聯係的,紛紛拋售。那時進了這些舊書店,各種版本的線裝書、平裝書、洋裝書真可以說是汗牛充棟。黃裳先生回憶說,有個書店各種版本的《金瓶梅》就碼了一牆。充分的供應給購買者的選擇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當時書價、古玩價都很便宜。如清朝的聖旨三五塊錢一個,做枕套都值。慶雲堂的清宮墨,用過的按兩賣,一塊多錢一兩。一般詩文集,清康熙、雍正間刻本基本上是一元錢一本,乾隆以後是三毛、五毛。我買過一部巾箱本的《山穀詩內外集注》,它是清末影的明末毛晉汲古閣本,共二十二本,綿白紙,外有一個紅木小匣,才六塊錢。清末民初那些石印本多是幾分錢一本。然而人們都靠工資生活,收入有限,私人買的少了。可是北京又是首都了,研究機關、大學林立。這些單位的圖書館是像巨大的吸塵器,把這些私人不屑顧或不能顧的東西,細大不捐,全都吸收了進來。拿我所供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來說,大部分線裝書都是已故的汪蔚林、範寧兩先生從這些書店淘來的。許多書上價簽還在,便宜得令人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