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蔡元培論人生·修養

第24章 仁 愛 (2)

字體:16+-

子女小的時候,對於順從父母命令的方式,沒有人有不同意見,因為他們社會經驗少,知識也不夠多,當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這個時候,對於父母的訓導、命令,應當完全祛除成見,麵色愉悅地聽從,不要有反對的言辭,也不要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等到子女逐漸長大,具備了辨識事理的能力,對於父母的話,也要虛心聽從。父母閱曆豐富,經驗也多,不管父母學識如何,他們的見解與現實的契合程度自然有青年人所不及的地方。如果不是大的利害關係,即使父母的看法與自己的想法不同,也不應該抵觸。即便有的時候因為利害關係而不得不爭論,也應當平心靜氣,委婉表達自己的觀點,慢慢說明自己之所以不敢苟同父母意見的原因,如此才能做到不忤逆父母。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子女智力品德也逐漸完備,為人處事的方法、經驗逐漸增多,此時父母的幹涉會變得逐漸寬鬆,這是因為父母看到子女長大成人,可以承擔一些事情,就逐漸放寬對他們的限製。順從的方式,不能沒有變通;但是順從的心意,卻是為人子女一刻也不能背離的。凡事一定要時常征求父母的意見,以便和父母的溝通順暢通達。仰仗自己的才能,公然違背父母意願的人,一定不是個孝子。至於子女遠離父母,遇事來不及征求父母意見,或者身居官員軍人的職位,而不能用私情來參預公務的,都是迫不得已的情況。

雖然子女順從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但也有不得不變通的情況。假使父母的命令是錯誤的,子女不僅不能盲目順從,而且應當盡力勸說阻止,明知不可為,因為父母的命令而勉強服從的人,結果不僅使自己犯罪,還會陷父母於不義,這是最大的不孝。如果父母不幸做了違背道德的行為,子女不僅不想辦法補救,卻將它暴露出來,那也不是子女應該做的事情。孔子說:“父親為兒子遮掩,兒子為父親遮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