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采用的是斯特雷奇的一個新譯本。
在弗洛伊德的全部著作中,或許除了《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外,本書是流傳最廣的一部。本書的另一特征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印刷錯誤,如第2版就以附頁的形式糾正了40處錯誤。但事實上,本書的印刷錯誤遠不止這40處,而且在正文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發現大量的細微變化。本譯本根據的是《全集》,其正文與《文集》中的正文幾乎完全一致。這裏隻對以前各版本中較重要的變化加以注釋說明。
本書三個部分的實際出版日期很難確定。第一部分肯定在1916年7月末以前出版,因為弗洛伊德在1916年7月27日致薩洛美(Lou Andreas—Salome)的一封信中已提到它(見弗洛伊德,1960)。在這同一封信中,弗洛伊德也談到,第二部分正在排印之中。第三部分可能是在1917年5月出版的。
在維也納大學,一個學年分兩個部分:冬季學期從10月到翌年3月,夏季學期從4月到7月。《精神分析導論》所包含的各講,是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兩個連續的冬季學期發表的,即1915~1916學年和1916~1917學年的冬季學期。關於導致這些講座出版的背景情況的詳細說明,參見瓊斯撰寫的傳記的第2卷(1955,第245頁以下)。
雖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新論》的序言中指出,他作為維也納大學的教員隻是一種“表麵的關係”,但從他1885年被聘為維也納大學講師到1902年被晉升為副教授這個期間,他還是在維也納大學講了很多課程。這些課程的講演均未作記錄,雖然對它們的說明零星可見,如薩克斯(Hans Sachs,1945,第39頁以下)、賴克(Theodor Reik,1942,第19頁以下)以及厄內斯特·瓊斯(Ernst Jones,1953,第375頁以下)。弗洛伊德當時決定,講完1915年秋季開始的這一係列講座後,他就不再在維也納大學講課了。正是在奧托·蘭克(Otto Rank)的建議下,他才同意將這些講座付印出版。在前述《精神分析新論》的序言中,弗洛伊德說,這些講座的“前半部演講稿臨時口授,事後立即撰寫成文”,而“後半部係在薩爾茨堡度暑假時寫就,冬季間逐字講述”。他還指出,那時他“還有很好的記憶力”,因為不管他的講稿準備得多麽好,他的實際講演不可能不脫稿。關於他的講課方式有一個共同的反映,那就是他從不浮誇,總是語調平和,甚至像是促膝談心。但我們切不可由此設想,他的課講得亂而草率。事實上,他的每一次講座都有清晰明確的形式——有引言,有主題,有結論——而且還給聽眾留下一個印象,即每個講座都像是一個完美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