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呂著中國通史(全集)

第21章 選舉(3)

字體:16+-

近世的科舉製度,實成於明太祖之手。然太祖並非重視科舉的人。太祖所最重的是薦舉,次之則是學校。當時曾令內外大小臣工,皆得薦舉,被薦而至的,又令其轉薦,由布衣至大僚的,不可勝數。國子監中,優禮名師,規則極嚴,待諸生亦極厚,曾於一日之中,擢64人為布按兩司官。科舉初設於洪武三年,旋複停辦,至十五年乃複設。

當時所謂三途並用,係指(一)薦舉,(二)進士貢監,(三)吏員(見《日知錄·通經為吏》條)。一再傳後,薦舉遂廢,學校寖輕,而科舉獨重。此由薦舉用人,近於破格,非中主所能行。

學校辦理不能認真,近於今所謂畢業即畢年限。科舉(一)者為習慣所重,(二)則究尚有一日之短長可憑,所以為社會所重視。此亦不能謂絕無理由。然凡事偏重即有弊,何況科舉之本身,本無足取呢?

明製: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一甲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第二第三人授編修。二三甲均得選庶吉士。庶吉士本係進士觀政在翰林院、承敕監等衙門者之稱。

明初,國子監學生,派至各衙門實習的,謂之曆事。進士派至各衙門實習的,謂之觀政。使其於學理之外,再經驗實事,意本甚善。然後亦成為具文。庶吉士初本不專屬翰林。

成祖時,命於進士二甲以下,擇取文理優者,為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才為翰林所專。後複命就學文淵閣。選翰(翰林院)、詹(詹事府)官教習。三年學成,考試授官,謂之教館。出身特為優異。

清製:二三甲進士,亦得考選庶吉土。其肄業之地,謂之庶常館。選滿漢學士各一人教習,視為儲才之地。然其所習者,不過詩賦小楷而已。鄉舉在宋朝還不過是會試之階,並不能直接入官。明世始亦為入仕之途。舉貢既特異於雜流,進士又特異於舉貢。所謂三途並用者,遂成(一)進士,(二)舉貢,(三)吏員(見《明史·選舉誌》)。在仕途中,舉貢亦備遭輕視排擠,雜流更不必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