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嫉羨與感恩

第2章 引言

字體:16+-

本書收錄的論文涵蓋了梅蘭妮·克萊因從1946年到1960年逝世之前的著作,還包括1963年她辭世後才得以出版的未竟之作。第一卷後半部分的文章:《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1935),《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1942),以及《從早期焦慮討論俄狄浦斯的情結》(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1945)介紹了抑鬱位置這一概念,標誌梅蘭妮·克萊因的思想呈現出新發展。

本卷的第一篇文章,《從早期焦慮討論俄狄浦斯的情結》(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1946)提出了進一步的發展,即“偏執——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在梅蘭妮與兒童工作的早期,她描述了兒童與部分客體的關係——主要是**與陰莖。她觀察並分析被害感,以及高度理想化和被害客體間的分裂,她也發現投射(projection)與內射(introjection)之間存在持續的互動,然而她未能將那些特征歸為相連接的現象。在《從早期焦慮討論俄狄浦斯的情結》一文中,她將這些特征視作一種反複出現的群集中的相互關聯的部分。1936年她描述抑鬱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時,也表示在這個位置發生之前,主要的焦慮具備偏執的本質,偶爾她也提及偏執位置。早期她相當隨意地使用“位置”(position)這個詞,例如,在描述狂躁防禦時,她說狂躁位置;而提到強迫防禦時,則說強迫位置。1946年的文章確立了兩個位置的概念,也是精神組織的兩種基本模式。在該文中,她詳盡探討了最初嬰兒期的焦慮與防衛,即“偏執——分裂位置”。她稱其為偏執——分裂,是因為主要的焦慮具備偏執的本質,而且主導的心理機製具備分裂的本質。她描述了被害焦慮與心理機製,由弗洛伊德提出,但她認為從最初嬰兒期就開始運行,並視其為一套焦慮和相互關聯的防禦體係。她也介紹了一個新的防禦機製,即“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克萊因的觀點在蘇珊·艾薩克斯(Susan Isaacs)《幻想的本質與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1952)一文中得到更加明確的闡釋:“機製”(mechanism)一詞是對幻想更加抽象與概括性的描述,幻想是機製的心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