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是人們無意中在石上留下的關於藝術、思想和情感的痕跡。司馬遷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無言的石頭麵前,豈止是“成蹊”,人們常常是誠惶誠恐地膜拜。山東平度的荒山上至今還存有一塊著名的《鄭文公碑》,被尊為魏碑的鼻祖。每年來這荒野中朝拜的人不知有多少。那年我去時,由縣裏一個姓於的先生陪同,他說日本人最崇拜這碑,每年都有書道團來認祖。真的是又鞠躬,又跪拜。一次兩位老者以手撫碑,竟熱淚盈眶,提出要在這碑下睡一夜。於先生大驚,說在這裏過夜還不被狼吃掉?這“碑”雖叫碑,其實是山頂石縫中的兩塊石頭。先要大汗淋淋爬半天山路,再手腳並用攀進石縫裏,那天我的手就被酸棗刺劃破多處。我來的前兩年劉海粟先生也來過,但已無力上山,由人扶著坐在椅上,由山下用望遠鏡向山上看了好一會兒。其實是什麽也看不見的,隻是了一個心願。現在,這山因石出名,成了旅遊點,修亭鋪路,好不熱鬧。
人對石的崇拜,是因為那石上所浸透著的文化汁液。石雖無言,文化有聲。記得徐州漢墓剛出土,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個墓主人身邊都有一塊十分精美的碑刻,今天都可用作學書法的範本。但這在當時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喪葬配件,平常的如同墓中的一把土。許多現在已被公認的名帖,其實當年就是這樣一塊墓中普通的隻是用來幹別的事情的石頭,本與書法無關。如有名的《張黑女碑》,人們臨習多年,讚頌有加,至今卻不知道何人所寫。就像飛鳥或奔跑的野物會無意中帶著植物的種子傳向遠方。人們在將石頭充作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時,無意中也將藝術傳給了後人。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爾寺去,被一塊普通的石頭大大感動。說它普通,是因為它不同於前麵談到的有字之石。它就是一塊路邊的野石,其身也不高,約半米;其形也不奇,略瘦長,但真正是一塊文化石。當年宗喀巴就是從這塊石頭旁出發去進藏學佛。他的老母每天到山下背水時就在這塊石頭旁休息,西望拉薩,盼兒想兒。淚水滴於石,汗水抹於石,背靠小憩時,體溫亦傳於石。後來,宗喀巴創立新教派成功,塔爾寺成了佛教聖地,這塊望兒石就被請到廟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