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毛澤東怎樣寫文章

第25章 地震教我們如何說話

字體:16+-

“5·12”汶川大地震後,國內外隻有一個呼聲:抗震救災。過去常不絕於耳的幾種聲音,如老百姓對政府的批評,西方媒體對我們的挑剔,社會上的謠言和猜測,統統沒有了。大地這一發威,把輿論都震住了。

輿論是比軍事的、經濟的、物質的等一切硬實力還難對付的軟實力。俗話說眾口難調,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又百口莫辯,任你怎樣解釋,人家總是不信。但有一樣東西可以對付,這就是事實。要學會用事實說話,用重要的事實說話,用真誠的口吻說話。抗震救災,檢驗了我們的經濟實力、組織能力,也檢驗了我們的說話能力、把握輿論的能力。

大道無形,強不言兵,最好的說話方式是不必再說。過去群眾對政府的工作有意見,如腐敗、效率等等。這次收到地震消息時,總理還在外地回京的路上,立即掉轉車頭直奔機場,就在飛機上發表抗災動員。四個小時後,已落地在廢墟中指揮救災。當日就近調帳篷五千頂,十天後又在全國再增調九十萬頂。救援隊水、陸、空並進,三天內,來自數千裏外不同方向的,掛著北京、廣州、青島、沈陽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護車,已按劃定分工出現在災區各縣、各鎮。這時百姓還有什麽話說,無論是災民,還是全體國民,隻有一句話:政府效率高,政府想著百姓。什麽是政治?國家、民族的全體大事就是政治,這幾天救災是最大的事,就是政治。儒家的思想“民為邦本”,孫中山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毛主席說“站在最大多數人一邊”,不管是哪一個時代的政府,能給老百姓辦事的政府就是好政府。這是人類長期積累的共同的政治文明。此時此刻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最得人心的政府。全國人民高高舉起的雙手既是對災區的支援也是在對政府的致敬,哪裏還會有什麽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