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政治領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專業作家。他的文章源於他的政治生活。一般來講,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氣;另一方麵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巧妙地揚長避短,文章既標新立異,又光彩照人。毛之後有許多人學他,也寫文章,還出書,但迄今還沒有人能超過他。可知曆史有它自己的定位,萬事有其理,文章本天成,不以哪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曆史上能為政治美文的大家不多。毛澤東說:“在中國曆史上,不乏建功立業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響後世的人,前者如諸葛亮、範仲淹,後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辦事兼傳教’之人,曆史上隻有兩位,即宋代的範仲淹和清代的曾國藩。”這也可以看出毛澤東心中的文章觀和偉人觀。造就這種人大概有三個條件。一是有非凡的政治閱曆和政治眼光;二是有嚴格的文章訓練,特別是要有童子功的基礎;三是能將政治轉化為文學,有藝術的天賦。可見一個政治領袖的美文是時代鑄就,天生其才。
毛澤東由於正當新舊時代之交,既有舊學的功底,又有新學的思想。他一生處於戰爭和政治的旋渦中,形格勢逼,以文章打天下,不得不搜盡平生所學,拿出十八般武藝,來應酬這複雜的局麵。但正是這種實踐造就了他文章的多樣性。從大會的報告、講話到新聞稿的消息、評論,及署名文章、電報、命令、公告、書信,直到祝詞、祭文等等,無所不用。這在古今作家、政治家中是絕無僅有的。檢點中國政治文庫,貴為皇帝,隻用詔書、批奏;權臣重相也隻有些諫、表、書、奏之類;八大家文人也不過是些記、賦、辭、說。就是近現代的中外政治家也不過再加上演講、報告。而毛澤東幾乎用盡了中國古今文庫中的所有文體,隨手拈來,指東打西,揮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