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報告對鄧小平理論進行了全麵的總結和概括。我們所以把鄧小平理論寫在黨的旗幟上,把它作為我們以後革命和建設工作的指針,是因為鄧小平理論一方麵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另一方麵又根據實踐中的問題,解決了當今馬克思主義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急需發展的部分。小平同誌在怎樣對待繼承和發展方麵,怎樣尊重前人、超越前人方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典範。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要理解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意義,首先得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角度,從中國革命史的角度來考察。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發展的、開放的體係,它的生命在於發展。在它的殿堂裏,誰發展了它,誰就會有一把交椅,而那些照抄照搬的人則沒有一席之地。馬克思主義從創立到傳到我國已經曆了四個發展階段,即: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和鄧小平這樣的思想、理論巨人。我們沿著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曆史軌跡,可以發現鄧小平理論的不平常的曆史地位。凡一個偉大的領袖,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隻有在實踐和理論上做出超越前人的貢獻,才可能確立自己的曆史地位。
馬克思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他第一次清楚地告訴人們世界是什麽,曆史的發展規律是什麽,我們該怎麽辦,告訴人們該怎樣換個活法。人類社會發展到19世紀,自由資本主義從發展初期向全盛時期發展,麵臨著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資本主義向何處去?人類社會向何處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人類曆史的深入研究,通過對人類思想史上大師們的優秀成果的批判與繼承,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說,馬克思有兩大發現:一是人必須吃、穿、住、行,才能進行政治文化等各種活動,即物質生產是基礎;二是發現了資本主義運動規律,即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提出揭開了曆史之謎,從理論上解決了人類曆史向何處去的課題。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創立,揭開了資本家剝削和無產階級受剝削的秘密;同時也揭示了無產階級隻有革命、翻身,奪取政權才有出路,將來的曆史必定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人類社會最終將發展到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把人類對無剝削、無壓迫、無階級社會的理想追求,置於牢靠的現實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學說從空想發展到科學,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鬥爭提供了理論武器,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