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向天的傾訴

第30章 公平公正,同熱同涼——平涼賦

字體:16+-

中國以平命名的地名何其多也,然甘肅之平涼別有深意。其得名於前秦苻堅在此建郡,欲平定前涼,一統天下。後歲月推移,疆域西展,平涼遂漸居華夏版圖之中心。其接昆侖而下關中,控南北而帶東西,崆峒一柱,頂天立地。登高一望,九萬裏江山來眼底,三千年文明在心頭。

平涼之地,蒼天厚愛。戈壁西去,獨留崆峒一柱綠;漠風北來,化作涇川百裏波。冬無嚴寒,暖風吹得遊人醉;夏無酷暑,大樹底下故事多。至今,宮廟相望,祭拜不息,多少美麗的傳說代代相續。雖神話無憑,卻佛道有據。崆峒山上,黃帝東來問大道;大雲寺裏,佛祖西遺舍利子。神矣,仙矣,佛矣,道矣!平涼,平涼,神仙的家鄉,中華民族夢中的搖籃。

然,人非神仙,大業實難;佛道尚空,青史唯艱。平涼地處咽喉,時跨千年,閱盡了多少往事雲煙。周文王伐密,李世民破陣;吳氏抗金,朱元璋分藩。飛將軍李廣,“不教胡馬度陰山”;皇甫謐,在此寫就中華針灸奠基篇。落日城頭,絲路西去駝影重;笳聲嗚咽,將軍東歸車馬喧。長路漫漫,大漠孤煙。李商隱懷才不遇,涇州城頭,“欲回天地入扁舟”;林則徐禁煙獲罪,含恨西行,“樓頭倚劍接崆峒”;左宗棠柳湖紮營,平亂抗俄,收複新疆,湖湘子弟滿天山;更可貴,其為民生,開國門,中國第一次引進西洋機械開渠在平涼。譚嗣同仗劍北上,“劃開天路嶺為門”,返身去做變法流血第一人;馮玉祥五原誓師下平涼,新軍新學推新政,於城鄉遍立民國“為民碑”。天道輪回,人盼和平,開國前夕,彭德懷推兵布陣在平涼,又重演苻堅、左宗棠劍指西北定邊陲。馬踏祁連,人唱陽關,大軍西行,紅旗插遍陝、甘、寧、青、新。美麗河山,破鏡又圓,重描仙境在人寰。分矣,合矣,亂矣,治矣!平涼,平涼,新的起點,中華民族翻越文明的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