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何處是鄉愁

第27章 節的聯想

字體:16+-

中國人的習慣,不出正月都算過年,叫過大年。“年”是春節,是一年中最大的節,就特別給它一個月的地盤。於是我就想到年和節有什麽不同,比如正月裏就還有元宵節,還有更小的立春、雨水等被稱為“節氣”的節。

節者,接也。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直線前進。都是有節有序,走走停停,接力而行。節是一個運動著的概念。這首先是宇宙運行的規律,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因所處位置不同,就分出二十四個節氣。從春到冬節節遞進,就這樣走過了一年。人的成長也有“節”,從孩童時節、學生時節、工作時節,直到退休後的晚年時節,所以社會規定了兒童節、青年節、老人節,從小到老就這樣一節一節度過了一生。植物的生長也有“節”,最典型的是竹子,竹管中空外直,美則美矣,但每隔尺許必得有一停頓,然後接著長,是為一節,如果一直到頂,就不成材,就不堪為用。務過農的人都知道玉米拔節,夏季的夜晚澆過一場透水,你在玉米地旁聽吧,劈啪作響,那是田野裏生命的交響。無論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事物都是接續前進,走過一節,再拔一節,這是一個生命動態的過程。

節者,結也。古人在無文字之前就發明了結繩記事。順順溜溜的繩子上打了一個結,必是有事要記住,平平常常的日子裏規定了一個節日,必是有事值得紀念。節,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值得紀念的有好事也有壞事,好事如“五四”青年學生反帝紀念日、“8·15”日寇投降紀念日、“十一”國慶紀念日等。壞事如“七七事變”紀念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等。不過我們常把好事稱節日,壞事稱紀念日。就是對一個偉人,人們也是既記住他的生日,也記住他的忌日。好事紀念,是為發揚光大,要慶要賀;壞事不忘,是為警惕小心,要常思常想。郭沫若就寫過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人生、社會隻有在好壞反正的對立鬥爭中才能前行。節是一個社會運行中的坐標。一個國家規定國慶節,是讓國民知道立國不易,忘了國慶日就是忘國;一個民族用最典型的風俗禮習來過自己的節,是提醒同胞不要忘祖。中國人把陰曆七月十五定為鬼節,外國人有亡靈節,是要生者不忘掉死者。節,是在時間的長繩上打了幾個結,叫我們一步一回頭,積累過去,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