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學生怎樣閱讀寫作

第38章 春到黃河邊

字體:16+-

因為寫了一篇南方的春天,就有讀者要求再寫一篇北方的春天,我何嚐不願意呢?作為一個北方人,這個春天在我心裏已經藏了幾十年,隻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契機。

北國之春自然比南邊要來得遲一些,而且腳步也顯得沉穩。回想一下,我第一次對春有較深的感受是在黃河邊上,那時也就二十出頭。按當時的規定,大學畢業先得到農村去勞動一年,我從北京分配到內蒙古河套勞動。

所謂河套,就是我們在中國地圖上看到的,黃河最北之處的那個大拐彎兒,如一個繩套。滿一年後我到縣裏上班,被派的第一個活兒,就是帶領民工到黃河邊防淩汛。“淩汛”這個詞,也是北方早春的專有名詞,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就是冰封一冬的黃河,在春的回暖中漸次蘇醒,冰塊開裂,漂流為淩。這流動的冰塊如同一場地震或山洪暴發引起的泥石流,是半固體、半**狀,你推我搡,擠擠擦擦,滾滾而下。如果前麵走得慢一點,或者還有冰凍未開,後冰疊壓,瞬間就會陡立而成冰壩,類似這幾年電視上說的堰塞湖。冰河泛濫,人或為魚鱉。那時就要調飛機炸壩排險了。我就是這樣受命於黃河開河之時,踏著春天的腳步走上人生舞台的。

一個小毛驢車,拉著我和我的簡單行李,在黃河長長的大堤上,如一個小螞蟻般緩緩地爬行。堤外是一條凝固的亮晶晶的冰河,直至天際;堤內是一條灌木林帶,灰蒙蒙的,連著遠處的炊煙。最後,我被丟落在堤邊一個守林人的小木屋裏——將要在這裏等待開河,等待春天的到來。

我的任務是帶著十多個民工和兩個小毛驢車,每天在十公裏長的河段上,來回巡視、備料,特別要警惕河冰的變化。這倒讓我能更仔細地體會春的萌動。南方的春天,是給人欣賞的;北方的春天,好像就是召喚人們幹活的。我查了寫春的古詩詞,寫北方的極少。大約因它不那麽外露。偶有一首,也沉雄豪邁,“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