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天,我們全然接納自己作為一個凡人的脆弱和無奈,
便也能接納婚姻的瑕疵和庸俗。
01
是夜,熊孩子睡去,正是中年夫妻賭書潑茶吹牛皮、圍爐夜話瞎調侃時。
聊到了雞湯文裏,那一段被男人奉為上品知音的句子:
“男人每天下班回家到樓下,都會在車裏抽支煙,靜靜地和自己待會兒。因為隻有那一刻,他不屬於家庭、不屬於工作,隻屬於自己。”
我氣不平心不甘:“難道女人不需要屬於自己嗎?實話告訴你,我以前也經常下了班不回家,一個人去小廣場坐著。”
我說的是真的。
孩子嗷嗷待哺蹣跚學步那幾年,我不知多少次,下班後枯坐在街邊長椅,不想回家,不想說話。
我知道那扇門,是雞毛生活的大幕,一拉開,就是高跟鞋到屎尿屁的淪陷,職場精英到瑣碎主婦的穿越,烈焰紅唇到遊塵土梗的退行,揮斥方遒到任人魚肉的落差。
家裏每一個人都讓我不滿,孩子嘰歪,父母嘮叨,而那個豬隊友兩耳不聞窗外事,閑庭信步滿臉淡定。
我也想有一個時刻,不是誰媽,不是誰女兒,不是誰老婆,隻是我自己,行嗎?
老公愚鈍大條的神經,還是嗅到了我即將慷慨激昂、舉一反三、痛說革命家史的氣息,一杯泡好的正山小種及時遞過來。
我翻著白眼一飲而盡。
他說:“其實那時候,我也經常自己在車裏坐會兒。你知道嗎,我不是逃避看孩子,而是逃避你的態度。你在自己父母麵前,有什麽都能直說,而我,有不滿也得忍住。”
我聽後一怔,滿心愴然。
倘若不是今夜,倘若不是話題湊巧聊到這兒,這麽多年,我從不知道,他也有這般淒惶酸楚的時刻。
原來曾經一度,同床共枕的兩個人,分別孤獨著自己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