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愛情還是婚姻,它滿足的不再是生活需求,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理想和富有。
01
近期接連收到了幾個姑娘的接連吐槽。
先是女友小C。
兩個月前,一個朋友熱心撮合,給她介紹了一個職場精英IT男。小C心態不錯,並不排斥相親,便與IT男嚐試著相處了一段時間。
IT男很是好為人師。
一喝紅酒,就大談產地年份,從波爾多談到勃艮第,一臉“隻有精英才配喝”的優越感。
聊天時,經常故作無意地提起“我在美國的時候”,後來小C才知道,隻不過曾被公司外派過去培訓了半個月而已。
第三次約會餐畢,IT男將車後座上的一件薄外套交給小C,說請她幫忙洗一洗。
小C說沒問題,我幫你送到幹洗店。
IT男麵露質疑:“拿回家手洗一下就是了,怎麽還用送幹洗店?你不會……從來不洗衣服吧?”
小C說:“我的外衣都是送幹洗店,快捷方便,幹嗎非要費時費力手洗呢?”
IT男當即不悅:“我原本以為你挺賢惠的,沒想到你連洗個衣服都不肯,這樣怎麽結婚?”
倆人默契地一拍兩散。
後來,IT男對當初撮合他們的朋友說,他並不是非要小C給他洗衣服,隻是想考驗一下,她是否具備做妻子的“傳統美德”。
第二個是閨蜜S。
大齡單身普通人,既不出眾,也不矯情,經常自嘲她那根紅線大概是被月老賣給了楊白勞,拿去給喜兒紮頭了。
既然成不了家,就先買房。三年前房地產市場低迷,她湊了20萬首付,貸款買了個70平的小破二手房。
搬家後,鄰居大媽超級熱心,非要將自家侄子介紹給她——四十歲無婚史的酒店保安,無房無車月薪3000。
S這頭還在找各種理由婉拒時,對方竟然不滿意。
原因恰恰是這套房子。男方說:“一個外地女人,沒結婚就自己貸款買房子,這錢,恐怕來路不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