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像一件薄薄的花襯衫,即使是惡寒天氣也能招蜂引蝶把春天騙回來。
四十歲不是,像穿著別人悶了兩個冬天沒洗的厚大衣,再怎麽談笑晏晏,就是有黴味。
引言
那感覺像捅了一窩虎頭蜂,從此被大大小小的“惑”螫得不成人形。
事情很簡單,說起來有點複雜。
雖然至今仍會背誦:“五十又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段孔老夫子嘉言錄,自己眼看也要揚步跨越四十門檻成為千禧年一枝花,偏偏不知怎地開始有惑。首先,覺得孔老夫子騙人,四十歲就能不惑,道行未免高了點兒。不過,古人壽短今人壽長,四十之數依“年齡匯率”兌換約值八十,換言之,今人活到八十若能不惑即是聖人。依這算法。現時的我尚未“弱冠”,血氣方剛乃是正常。
現代人一旦挨近四十邊兒,不僅有惑,還以惑養惑,惶惶然踏入中年叛逆期,造自己的反。在事業上靜極思動,跳槽、轉業或創業,成功者立即有財經雜誌專題報道。冠以“跨世紀接班人”或“大師”“教父”“天王”等狗項圈般的封號(不過,數位時代絕對是史無前例具有“弑父情結”的時代,四十二歲的人隻能給二十四歲電腦鬼才當警衛),失敗者則不必贅言。感情上也不安靜,二度單身、汰舊換新或兼容並蓄,抽屜裏不乏“悔過書”或“離婚協議書”,最糟的是“驗傷單”。身體也開始鬧事,該軟不軟,該硬不硬,遂一夕之間從美食享樂者變成生機飲食的狂熱信徒。若無以上事例,必然另有玄機;要不是年紀一大把才生個小孩(或又生一個)藉此注射“中年危機”疫苗,即是三更半夜忽地將紅塵看得半破,天一亮成為慈濟誌工。
四十歲很麻煩,學問、修為固然有點積蓄,但那本錢隻夠摸到上帝的腰圍,沒多大長進。年輕像一件薄薄的花襯衫,即使是惡寒天氣也能招蜂引蝶把春天騙回來。四十歲不是,像穿著別人悶了兩個冬天沒洗的厚大衣,再怎麽談笑晏晏,就是有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