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狡猾欺詐之徒最好的防禦措施是謹慎。遇到那些心術精細的人尤應如此。有人善於將他的事變成你的事,如果你不解其意,就會落得被他們利用,為他們火中取栗的下場。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7
欺瞞的本質就是轉移注意力。移開詐欺對象的注意力,創造時間和空間從事他們不會留心的行動,是騙子的慣用伎倆。親切、大方和誠實的舉動往往是讓人分心的最有力的方法,這樣可以解除對方的疑慮,讓他們變得像小孩一般,渴求任何一種情感的表達。
在中國古代這一招叫做“先予後取”,贈予使得對方很難注意到你的奪取。這套策略在實際運用上千變萬化但卻屢試不敗。厚著臉皮奪取會帶來危險,即使權大勢大也不易,因為受害者**謀報複。
直接提出要求,不管表現得多有禮貌,也是危險的,除非對方也看出其中的利益,否則他們可能會心懷怨恨。許多騙術往往在奪取之前先給予,如此一來可以軟化對方的立場,讓對方吞下最初安排的誘餌。給予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真正的禮物,慷慨的舉止,親切地施惠,坦誠地交心等等。
許多騙子在與人第一次會麵時往往表現得相當誠實,而人們都受習慣影響,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並且會長時間維持下去。
美國金融家顧爾德一生不信任何人,他33歲時就成了億萬富翁,絕大部分是憑借巧取豪奪獲得的。在1860年,顧爾德大舉投資伊利鐵路,結果發現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這家公司的偽造股票,結果他陷入了財務危機及麵上無光的窘境。
在這個危急時刻,一名來自蘇格蘭的約翰·戈登爵士,也在鐵路上投資了一小筆錢。戈登雇用了筆跡專家,向顧爾德證明,偽造股票的罪犯就是伊利鐵路的幾位高層主管。顧爾德不勝感激,於是戈登建議和顧爾德合力買下可以掌控伊利公司的股權,顧爾德同意了。